第三百九十章: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四)(第1/2頁)
章節報錯
藺相如點了點頭,道:“相如願帶著和氏璧適往秦國,若是秦王如約將十五城予了趙國,和氏璧相如便交手交予秦王;可若是秦國毀約,相如亦將和氏璧完整帶回。”
......
“君父......君父......”小小的秦昭世,因為疾跑,面上佈滿了細汗,整張臉似是佈滿了紅霞,煞是可人,操勞一日的秦武公見狀,一身的疲勞,似是瞬間消失無蹤。
秦武公繞過幾案,行至仍在喘氣的秦昭世身邊,蹲下身來,問道:“我兒,怎麼的如此沒了規矩,吵吵嚷嚷的成何體統。”
口中雖說著責備的話,語氣卻十分的溫和,秦昭世是半點兒也不忤的,他晃著小腦袋,說道:“君父,孩兒失儀,還請責罰也。”
秦武公笑道:“你這孩子,說罷。今日來,又是為了何事啊?”
“聽說趙國已經同意了,以城換壁之事,昭世與大哥還有嬰弟,屆時欲一同前往觀玉壁風采,不知君父是否允准呀。”秦昭世難掩激動的問道。
基於種種因由,秦武公幾乎是瞬間便同意了秦昭世的提議,他意味深長的說道:“我兒,明日可得睜大雙眼,好好的瞧著呀。”
彼時的秦昭世,即便再聰慧,也還是一個少年郎,並未聽出秦武公的弦外之音,只當教他們好好瞧那玉壁的模樣。
沉浸這樣的美好之中,秦昭世當晚便做了一個美夢,只記得最好得了玉壁了,其餘的便記不得了,晃了晃小腦袋,暗道,定是得了玉壁,做了君父的新玉章了。
時光一晃,便到趙國使者入秦國的那日。
秦國以十五城易玉壁之事,早已是四下傳揚開來,且在有心之人的利用之下,傳得沸沸揚揚的,櫟陽城的百姓,自也是聽說了的。
在使者入城那日,櫟陽城中的百姓,早已是圍成了山海,勢必要一瞻玉壁的風采。
不過玉壁由一人雙手捧持著,坐在轀車裡,輕風撩過車簾,只見得那人手上,捧著一個長、寬相仿,左不過一尺的普通匣子,這教人有些大失所望。
還以為是什麼驚世寶貝呢,既然價值連城,竟然只是裝在一個普通的木匣子,作為一國的傳國之寶,如此看來,也貴不到哪裡去罷。
乘著興致而來,大失所望而歸的秦國百姓,陸續散去。
車上扶持著玉壁的藺相如,並不為所動,只是輕撫了一下木匣子,復又恢復了原樣。
有不識得之人,自有識貨之人。
“咦,竟上極品的檀木,那匣子裡,定是和氏璧無疑了,可是了,我等竟無緣得見此寶。”一位身著翠衫的公子,輕笑著說道。
“寶物生來奪目,若是蒙塵還罷,一經現世,哪裡由得自已作主,幾經易主尋常之事。你可別忘了,此物最早,還是在楚國。如今不也落到了趙國的手中。將來如何誰又說得準呢。”
另外一位著一身白衫的公子,細飲盞中水,彷彿盞中是天上的瓊漿玉液,並非是一盞普通的水一般,言罷,頭都並未抬一下,接著品這盞中之水。
白衫公子這模樣,端的是一派風流。在座的幾人,不免有些看痴了。
樓下的藺相如一行人,已在幾句話的工夫,緩緩前行,樓下的幾人在白衫公子出言之後,便沒了心思,再去圍觀這玉壁入城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