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六章:完璧歸趙,負荊請罪(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文謹雙手緊握隱士傳來的訊息,厚厚的竹簡,在秦文謹手中寸寸斷裂。
半是燈火,半是陰影的幕府裡,映稱得秦文謹的神色晦暗不明。
得知韓國上黨太守的決定,心中十分憤怒的秦文謹,當下並未作任何的決斷,而是靜靜的坐在幕府中,直至天明。
又過了幾日,見趙國已經來人接手上黨。
而咸陽城那邊,卻毫無動靜,這一次秦昭世竟未給他傳信,秦文謹一人站在高地山坡上,瞭望著對面的上黨,忽然大笑了起來。
“二弟,你竟記得你我二人,幼時的約定。既然你決定為大哥撐起一片天地,大哥定然不負你。”秦文謹明白秦昭世不傳信來叮囑他,便是告訴他,放手去做,後頭有他之意。
欣喜的秦文謹,又在山坡上瞭望了一眼上黨,伸出一隻右手,隔著虛空,似是一隻手將上黨握在了股掌之中。
......
趙國派來接手城池的是一員老將廉頗,此人威名遠播,讓人頗為忌憚,此人與早些年退隱的丞相藺相如,乃是刎勁之交。
二人一文一武,也在趙國鬧出了不少的事,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兩人重修舊好的事,當初的廉頗一開始是極不喜歡藺相如的。
起因也簡單,那藺相如不過做了一事,便平白得了趙國丞相一職,而戎馬半生的廉頗,仍在上將軍一職,這教他如何甘心。
藺相如成為丞相,其人之功也與秦國脫不了干係。這般看來倒是淵源頗深,或者說秦國趙國積怨已久。
此事還是秦昭世年幼之時發生的事了,當時秦昭世縱觀諸國曆史,只覺得一事,頗感興趣,便拿了書卷,去尋先君秦武公。
彼時秦武公仍是龍精虎猛的一位君王,只是處於六國卑秦,又時常被其鄰左右侵擾之下,眉頭之上的歲月刻痕尤重。
長年伏在几案勞作,立圖能與先祖穆公一樣,一展宏圖霸業。只是時運不濟,國運亦不濟,六國斷不會教他們有時間坐大。
如此一來,便容易忽略了一兩個孩子,幸而長子文謹懂事,能帶著次子昭世,且又有苗伯在一旁看顧。而後來其兄弟犧牲,餘秦嬰一人,秦武公便將三人放在一同照看。
又是忙碌的一日,秦武公起身舒展了一下,不知在何時有些僵硬的四肢。活動了幾下,感覺經脈又變得流暢起來。
遂準備再伸展一下腰肢,手正好插在腰上,雙目直視著前方,偷溜進來的秦昭世,一開始以為被君父發現,生氣了,瞧瞧那那板起來的一張臉,有多麼的嚇人呀。
幸好膽子大的秦昭世,在心裡咯噔了一下之後,又勇敢的上前。舉起手中的書卷,蹬蹬蹬的跑了過去,他道:“君父,你且瞧一瞧這個。”
秦武公不知其意,伸手接過秦昭世手中的書卷,扭頭問道:“昭世我兒,此乃何意啊?”
秦昭世笑問道:“君父,這書卷上頭聲稱楚國的荊山,發現了一塊玉壁,其玉白壁無暇。
而這發現玉壁的人,受了幾位君王的殘害,這才教楚人認真對待起了,石頭裡是否真的有玉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