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該怎麼做(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清了清嗓子,看著小雨憋笑到通紅的小臉,強壓笑意認真的說道:“你要說這是精神病,也不是完全錯,因為這的確是一種病,也屬於精神科的治療範圍,學名叫: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你再吊我胃口我就真的打你了啊。”小雨佯怒的說道。
“好好好,我給你講講,這是那個心理醫生給我講的,說的是1973年8,兩名有前科的罪犯,在意圖搶劫瑞典首都最大的一家銀行失敗後,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警方與歹徒僵持了一百三十個小時。”我說道。
“沒啦?”小雨問道。
“當然還沒講完,我接著給你講,故事有點長,來我們去那邊凳子上坐下。”說著我拉起小雨來到一處長凳坐下。
我接著說道:“然而這起事件發生幾個月後,這四名遭受挾持的銀行職員,居然對綁架他們的人顯露出憐憫的情感,他們拒絕在法院指控這些綁匪,甚至還為他們籌措法律辯護的資金,他們都表示不痛恨歹徒,甚至感激歹徒並沒有傷害他們,還把他們照顧的很好,反而對巡捕採取敵對態度。”
“這些人是瘋了嗎?”小雨驚訝的說道。
我接著說道:“這還不算什麼,更誇張的是,人質中一名女職員竟然還愛上其中一個劫匪,並與他在服刑期間訂婚。”
“這也太變態了,這些人到底是怎麼了?”小雨問道。
我接著說道:“這兩名搶匪劫持人質的這段時間,他們威脅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時也表現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錯綜轉變下,這四名人質抗拒當地最終營救他們的努力,所以才被劫持了長達六天時間。”
“那他們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啊?”小雨接著問道。
我接著說道:“一些社會科學家也研究了這個案例,他們想知道這到底是發生在這銀行搶案的一宗特例,還是這種情感結合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而後來的研究顯示,這種事件令人驚訝的普遍。研究者發現,這種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人群中,從集中營的囚犯、戰俘、受虐婦女與亂倫的受害者等等,都有可能出現相同的症狀。”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啊?”小雨好奇的問道。
我接著說道:“專家深入研究後發現,人效能承受的恐懼有一條脆弱的底線。比如當人遇上了一個兇狂的殺手,殺手不講理,隨時要取他的命,人質就會把生命權漸漸付託給這個兇徒。時間拖久了,人質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每一次呼吸,他自己都會覺得是兇徒對他的寬忍和慈悲。對於綁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懼,會先轉化為對他的感激,然後變為一種崇拜,最後人質也下意識地以為兇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因此專家推斷,人類這種屈服於暴虐的弱點,說明:人是可以被馴養的。就像這些被關押在這裡的奴隸,如果時間長了,真的受了很多折磨,長時間生命受到威脅,他們也會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
“那這個病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奇怪的名字?”小雨接著問道。
“因為瑞典的首都正是,斯德哥爾摩市。”我笑著說道。
“好神奇,好恐怖,人也可以被馴養,難道你打算馴養張勇和李燕?”小雨突然轉過頭看著我說道。
“馴養談不上,我只不過是想摧毀他們那承受恐懼的脆弱底線。”我依舊笑著說道。
“你也好恐怖。”小雨說著做了個鬼臉,甚至和我拉開了一些距離。
我並未和她打鬧,而是認真的說道:“據我所知,周雄所在的據點,也是一座監獄,但是比這裡還要大幾倍,如果沒有兩個內線,我們想要強攻進去,無疑會死傷慘重,所以我只能出此下策,希望可以成功策反張勇和李燕,這樣我們的勝率就會高一些,我們進去之後也能大大降低我們的傷亡。”
“我也是開玩笑的,那麼認真幹嘛,我都說了不管你做什麼我都支援你,就算你害我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徵。”小雨說道。
“小傻瓜,那有那麼容易,需要很多前提條件的。”我笑著說道。
“那你快說說,都是些什麼條件,我讓你對我也患上這個病。”小雨奸笑著說道。
我並未和小雨嬉鬧,這些知識教給她也挺好的,畢竟這世道這麼亂,於是我接著說道:“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若遇到類似的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一、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或者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二、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認出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三、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也就是得不到外界的訊息;四、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這四個條件下,人們就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這些條件我們現在都具備耶,可是要怎麼做呢?”小雨激動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