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聽著忙音一臉發懵,他看著自己帶來的幾十個學生,都是清華往年的高分學生,這也是招生辦的手段,讓同齡人和考生交流,這樣更容易拉近距離。

結果……他好像白跑了一趟。

“張老師,他不同意咱就去他家裡,林若曦是孤兒,薛睿不是。”一旁的老師開口道。

“好,去找薛睿家長。”張老師點頭應道。

……

與此同時,深城。

周圍人一臉震驚,居然還有人接連拒絕了清北遞來的橄欖枝,真是破天荒……

聽起來還挺像那麼一回事的……

他們覺得薛睿在裝逼,可是他們沒有證據!

誰吃飽了撐的,在茶樓裡和人開擴音打電話說“不去清北”,這不神經病嗎?

俞敏蘭聽到了兩人的交談,小聲開口道:“這樣會不會耽誤若曦妹妹的前途?我覺得你們一塊去挺好的。”

薛睿搖了搖頭:“我記性不太好,以後的英語四級能不能過都是問題,我去了清北怎麼畢業?”

俞敏蘭眼角一抽,薛睿的回答……太實在了。

她在心中小小的鄙視了一下薛睿,心說還不是為了你自己考慮?

然而,就在這時薛睿又開口了:“清北強的是生源好和資源多,優秀的人聚在一起是好事,但林若曦不需要那種環境。”

其實,不去清北主要是和之前計劃好的衝突太大了,小丫頭喜歡粘在他身邊,以後小丫頭哪個方向,他一樣可以用錢打造平臺。

俞敏蘭想到了林若曦的成長經歷……

林若曦獲得的教育資源很貧瘠,和那些大城市的學生根本沒法比,但仍然能打破高考記錄,環境沒能限制林若曦的天賦……

“你覺得你大學學的東西用上了嗎?”薛睿問道。

俞敏蘭一愣,她學的東西一點沒用上啊!現在雖然工資很高,但乾的是保姆和司機的活……

轉念一想,很多同學也沒能用上……

“學校教的大多是理論知識,和社會上的實際生產是脫節的……”薛睿解釋道。

學校的教材歲數位元麼學生歲數都大,學的是上世紀的理論基礎,而且學的很多很雜,生產線上用的是最新的技術,到了生產環境還得從頭開始學。

周圍的食客豎起耳朵,沒想到這小夥子不光是會裝逼,還會說些有營養的話。

有人突然附和了一句:“確實,我最近招的大學生什麼都不會幹,啥都需要人來教。”

薛睿開口道:“要給年輕人成長的機會,他們理論基礎紮實,學的快。”

俞敏蘭覺得這話很怪,這裡就屬薛睿最小,連大學都沒上過,居然說“年輕人”這個詞,一股老成的味道。

有個中年人開口問道:“他是成長了,到時候跳槽怎麼辦?我不是白培養了嗎?他不該給我交學費?”

中年人一針見血,問了和自身利益切身相關的問題。

薛睿不動聲色的喝了口茶,付費上班?這是什麼資本家發言?領先版本的理解……

他開口道:“可以籤長期合同嘛,況且同一個行業就是小圈子,別人培養的也會跳過來。”

有人笑道:“真是老了,沒年輕人看的透徹。”

俞敏蘭聽明白了,林若曦之所以能成長這麼快,和一直接觸生產第一線也有關係,如果只是悶頭學習理論的話,很快就會覺得枯燥無味沒有方向。

她猜測薛睿這次帶林若曦來深城,應該也是抱著這樣的想法,不然薛睿只需要把林若曦藏起來就可以了,沒必要時時刻刻帶在身邊。

她仔細想了下自己的同學,成長最快的時候,就是大學畢業開始找工作的時候……

有人工作後開始瘋狂學習補足短板,和之前在學校裡吊兒郎當的狀態相去甚遠。

課本教不會人,只有生活能教會人,薛睿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