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謙順懷疑地看著方千覓,質疑道,“你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孩子,懂些什麼啊,就在這裡亂說一通。哪有父母不想自己孩子過得開心的?

我說白一點吧,知年,你自己也知道你父母有多偏心你弟吧,有你弟在,你父母自然就看不見你了,也自然看不到你優秀的地方,當然不願意誇你一句。

所以事實的真相是,你不是不夠優秀,你只是倒黴地遇到了最讓人難以理解的,無理由地偏心你弟弟的父母。

你也別想著去找什麼理由了,因為偏心的父母,根本就不能用任何理由去解釋他們的偏心,人心就是這樣,無法用理性去分析。”

方千覓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可是,就算是再偏心的父母,也總會有一個令到他們偏心的原因吧,賀大哥,你真的不想知道這個原因嗎?”

賀知年看了一眼方千覓,方千覓能看得出他眼神裡的渴望。

他是想知道原因的。

可偏偏常謙順一點都不認同方千覓的話,他繼續潑冷水道,“知年,她亂說,你就亂信嗎?

你知道你活得不開心的最大原因是什麼嗎?不是因為你的父母偏心,而是因為你的執念太重了。你已經足夠優秀了,你還有那麼多的錢,就憑這些,你能活得比大多數人都要快樂幸福,可你為什麼還要糾結於你的父母?

知年,這兩個字念起來和執念差不多。

其實你的名字起錯了,按我說,你就應該放下執念,換一個新的名字,忘記你的原生家庭,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那樣你就會發現,沒有他們,你原來能活得更開心幸福。”

賀知年露出一臉的苦澀。

有些回憶就這樣湧上他的心頭,止也止不住。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算好,他們一家人很少能吃得上雞肉。

但每次宰雞,媽媽都會提前給弟弟留一個大雞腿,而他卻什麼都沒有。

就連吃雞肉火鍋時,媽媽也都會第一時間把雞肉夾到弟弟的碗裡,卻從未給他夾過任何肉。

甚至有些時候,他還必須要等弟弟先吃膩了雞肉,才有資格吃第一塊雞肉。

再長大一點,本來還可以和弟弟共用一個房間的他,因為弟弟說了一句想要私人空間,就被逼做了全日制的初中生。

即便是週末偶爾回家,也只能夠在客廳裡過夜。弟弟說不想和他同睡一張床,媽媽就真的不給他睡床上。

後來大學畢業,他找了第一份工作,還沒有來得及開心,媽媽就讓他從每個月的工資裡劃一千塊錢給還在唸大學的弟弟當伙食費。即便那時候,爸爸開始經營著小飯店,家裡的經濟情況好了不止一點點,媽媽還是堅持讓他轉錢給弟弟。

他沒有反抗,哪怕自己入不敷出,也依舊每個月準時給弟弟轉錢。弟弟沒說過一句感謝,媽媽沒誇過他一句,他依舊堅持下來了。

還有工作後他第一次談戀愛。

他有些羞澀地告訴媽媽,他談戀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