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懷裡掏出筆和小本子,然後把一些資料記下來。

然後說:“誒?奇怪。去湖北的賑災糧怎麼會從軍糧倉裡出。”

去年的賑災糧,都是按照朱柏說的,從各地調配,有借有還,根本沒從官倉和軍糧倉裡出。

而且當時去湖北的糧食,因為賑災官員趙乾的拖沓,壓根沒用上,照理說應該直接返還,結果軍糧倉的賬本上只有出沒有入。

一來一去,幾十萬石糧食不知所終。

災民沒吃到嘴裡,邊關的將士也在餓肚子。

要麼就是有人在用這個補虧空,要麼就是有人貪了。

“呵呵,果然有貓兒膩。”老朱氣笑了,然後咬牙切齒,“咱這樣殺,竟然還殺不絕貪官。他們還敢對糧食下手。難怪漕運糧食到定遼總不夠,原來是源頭上壓根就沒糧食了。”

糧食這東西還跟鹽茶金銀銅鐵不一樣,因為百姓們人人種植,每天要吃,所以沒法從源頭上控制,也不能做標記。

哪裡的糧食都是一樣的。

所以只要能從糧倉里弄出來,就能賣出去,而且到了市場上流通也不會被懷疑更追查不到。

朱標也很生氣,說:“父皇,讓兒臣去太倉軍糧倉走一趟,看看如今那裡到底還剩多少糧食。沿江而下半日就到。”

老朱看了一眼朱柏,說:“打虎親兄弟,你帶上你十二弟,萬一有什麼也好有個照應。”

其實老朱的意思是,壞人讓朱柏來做。

而且朱柏腦子轉得快,比朱標的應變能力要強。

朱柏皺起臉:“這查倉的事,大哥絕對能勝任,就不用兒臣去了吧。”

他繞那麼大彎子就是不想碰這件事,結果老朱非要把他拽上。

到時候有什麼事,又怪他搶了朱標的風頭。

朱標見朱柏為難,對他拱手:“十二弟就當是幫大哥。有什麼事,大哥擔著,絕不怪你。”

朱柏又看了看老朱

老朱說:“嗯,不怪你。”

他們都這麼說了,朱柏也不好再推託。

老朱又說:“把你那個金牌帶上,萬一有什麼不對,就地正法,你們兩不用猶豫也不用琢磨要不要報給咱。”

朱標和朱柏拱手:“是。”

老朱親自從親軍都尉裡點了五十個人跟著朱柏他們,並悄悄發密旨給吳禎叫他接應。

次日城門一開,朱柏和朱標就悄無聲息從北門出去,在長江邊上了朱柏的寶船,順流而下直奔太倉。

朱標站在船頭,眉頭緊鎖。

朱柏知道他在憂慮自己的未來和大明的未來。

江山遼闊,人的精力卻有限。

老朱那麼勤奮,能文能武,大明的能人那麼多,卻依舊有很多事情無法顧及。

盛世華裳也會有蝨子。

貪官串通一氣,瞞上欺下,相互提攜,富貴榮華唾手可得。

倒是清官難做。

好比昨日見過的倉長李冕。

做了一輩子清官,沒有出任何問題,老朱反而注意不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