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處處都要銀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標:“暫時別運了。”
王陽一聽,忙拱手:“殿下仁愛,臣遵旨。”
你以為我們想做這些本來就不是山東的活麼?還不都是為了讓北平的燕王,西安的秦王,你的兩個親弟弟的兵能吃飽肚子,才苦了我們山東的百姓。
你現在說不用疏通,我求之不得。
朱標回到官牙局驛站問張玉:“張大人,之前湘王殿下在江浙是怎麼解決這件事的?”
張玉拱手:“臣不知。臣只管保護殿下安全,其餘都是殿下自己處理,不曾告知微臣。”
其實他怎麼不知道?!
朱柏把富商們叫到一起坐小板凳喝茶開會的畫面,他印象太深了。
因為朱柏把運河使用權作為報酬鼓勵富商們組織人力物力疏通河段。
可是過了濟寧以北,朱柏不曾來過,官府又不敢擅自做主,就只能用老辦法。
其實地方官們為了能收起賦稅,有比這黑得多的手段。
有些是各朝各代留下來的,有些是自己“創新”的。
朱柏對這些人的套路瞭如指掌。
可是朱標從沒下來“深度體驗”過,才會這麼驚訝。
他腦子裡還以為元朝滅亡以後,記憶中那些奴役百姓的手段就自動一起消失了。
張玉雖然被老朱叫來保護朱標,順便用朱柏的人脈,可並不代表他會把知道的所有東西都告訴朱標。
況且有些法子,跟朱標說了,還會得罪人。
費力不討好。
到時候,那些人奔著他來,朱標未必會跟朱柏一樣無條件保他。
唉,想想還是朱柏好呢。
那孩子真是有仁有義。
朱標抿嘴不出聲。
他也拿不準張玉是真的不知道,還是純粹不告訴他。
朱標許久才說:“把牙長叫來吧。”
濟寧三級官牙局的牙長來得很快,行禮後默默站著等朱標發話。
朱標和藹地問:“能不能讓官牙局車隊從濟寧運軍糧去北平。”
牙長說:“可以的。濟寧每日都有往返北平和西安的車隊。”
朱標心裡一鬆:“如此甚好。那從明天開始運吧。”
牙長問:“不知殿下要運多少糧食。”
朱標想了想:“北平駐軍二十萬人,按一石糧食一人食用五十天計算,一個冬天至少要食用四十萬石。北平屯田自己能解決十萬石,海運運去了十萬石。這一次至少要再運二十萬石過去。一個月內運完。”
牙長拿出算盤,打得“噼裡啪啦”響:“如果是這麼多糧食這麼快要運完,那就只能專門請人了,官牙局的車隊不夠。濟寧到北平一千一百里。牛馬車拉滿糧食一日最多行走三百里。空車一日四百里。也就是說往返至少要走七天。一車最多十石。也就是說需要兩萬輛馬車。一輛車兩個人,一匹馬,按六萬人算。也按殿下說的五十人每天要一石糧食,一天一千兩百石,七天就是八千四百石糧食。”
朱標點頭:“這個合理。”
“不管是另外請人還是牙行裡自己的車伕,每人每天工錢按照最少的七十文算,七天大約五百文,馬的租金也按這個算,總共需要三萬兩銀子。”牙長把算盤一收,問朱標,“您是付現銀還是銀票?”
朱標倒吸一口氣:三萬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