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微微點點頭:“鄧鎮忠心可嘉,你便領帶十萬大軍去北平吧。力求要把蒙古人和滿族人一併消滅。”

鄧鎮散了朝,求見老朱,向老朱求了個恩典:鄧知秋才生產完,家中老母甚是掛念。籌集的軍糧需要一定時間,他想在這空檔去看一下鄧知秋,再回來領軍向北平進發。

老朱念在鄧知秋才為他生了孫子的份上,準了。

鄧鎮便帶了幾個人,快馬加鞭前往西安。

鄧知秋知道哥哥要來,高興得幾夜都睡不著。

掐指一算,應天到西安兩千多里,快馬加鞭,五日肯定能到。

朱樉也叫人殺豬宰羊,只等著鄧鎮來。

鄧鎮帶著風塵被朱樉迎了進來。

鄧知秋從裡面跑了出來,一下抱住了鄧鎮的脖子,痛哭出聲。

鄧鎮接住她,也紅了眼眶,許久才說:“你看看你,都當上孩子娘了,還這麼不穩重,莽莽撞撞的。”

鄧知秋抽噎著:“哥。我想死你們了。”

鄧鎮拍了拍的肩膀:“好了擦擦眼淚,別叫下人看了笑話。”

鄧知秋這才破涕為笑,引著鄧鎮進去,叫人把世子抱出來給鄧鎮看。

鄧鎮逗弄著孩子:“長得真好。”

朱樉對旁人揮手。

下人們忙都下去。

朱樉才問:“皇上和娘娘可好。”

鄧鎮知道他想問李淑妃,低聲說:“娘娘還好,如今已經可以照常出來走動。殿下寬心。”

朱樉又說:“十二弟會不會……”

其實他不怕朱柏報復他,卻怕朱柏把氣撒在李淑妃身上。

他鞭長莫及,毫無辦法。

“湘王為何會……”鄧鎮不知原委,有些疑惑,“據臣所知,湘王殿下極少過問後宮之事。李淑妃能出來,還是因為胡順妃跟皇后娘娘求情。想來也是湘王殿下懇請胡順妃代而為之。”

朱樉一愣:萬萬沒想到,朱柏竟然還會為李淑妃求情。

他再不問什麼,留下鄧知秋跟鄧鎮說話。

畢竟有他在場,鄧知秋很多話不方便說。

鄧愈死的時候沒能回去奔喪這件事一直是她心頭的痛。

鄧鎮好不容易來了,要給鄧知秋向鄧鎮傾訴的機會。

鄧知秋:“哥哥為何不在應天安心做吏部侍郎,卻要去苦寒之地拼命,讓我們也好擔心。”

鄧鎮嘆了一口氣:“妹妹放心,其實我就是個運糧和領兵過去的人。那邊多的是能人,哪裡輪得到我上戰場指揮。若是真有機會立下戰功,倒還好了。我們鄧家一直靠著父親的餘蔭,長久不了。”

老朱就不是那種會讓人躺在父輩功勳上吃飯的人。

他們之前還說康鐸這麼拼命沒必要,後來從李景隆身上認識到了真相。

只要對老朱來說沒用的人,只要不是他的直系親屬,都可以拋棄。

所以康鐸是多麼明智啊,一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

大概是因為康鐸是他們裡面最早失去父親庇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