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母憑子貴。

後宮裡越發是這樣。

沒兒子的嬪妃,像孫貴妃,就死得淒涼。

有兒子的,像胡順妃,不爭不搶,照樣受寵。

女兒入宮快六七年了才給老朱生了十六皇子,總算是在這後宮裡站穩腳,再不怕老了無依無靠了。

他們老餘家以後也是妥妥的皇親國戚。

遠遠看見個粉堆玉琢般的女娃娃在宮女太監簇擁下路過,太監忙示意餘氏停下腳步,免得衝撞了公主。

餘氏低聲問太監:“這是哪位公主殿下,長得真的好看。”

太監小聲回答說:“那是壽春公主殿下。”

餘氏暗暗感嘆:哎呦,都說朱橘被胡順妃領養後榮華富貴享受不盡,我看都是胡說。

不然怎麼會這麼冷的天,大家都穿得厚厚的,獨獨她一個人只穿了件薄薄的錦袍。

可憐啊。沒孃的孩子果然沒人疼,就算是金枝玉葉也一樣。

到了餘妃那裡,餘氏見到外孫愛不釋手,笑得嘴巴咧到耳根:“哎呦,乖寶寶,過些日子,姥姥給你小羊皮的襖子,那個更暖。”

餘妃撇了撇嘴:“小羊皮的有什麼暖。蘭絨的才是真的暖。薄薄的一層就夠了。”

餘氏問:“什麼蘭絨,你說給我聽聽,我們家雖然不是什麼公卿王侯,一件衣服還是置辦得起的。”

餘妃搖頭:“怕是買不到。是湘王從蘭州帶回來的。”

那都是當今大明最顯貴的人。而且是朱標最親近的人。

餘氏一愣:“是嗎。”

這麼說起來,早上看到朱橘穿那麼少,原來不是沒人疼,而是穿了蘭絨襖子裡面。

餘妃:“聽說這個布料又輕又薄,這初秋的天氣,穿上一件就暖烘烘的。我昨日摸了摸朱橘身上的,說是羊絨的,一點也不扎手。能貼身穿。關鍵比棉衣皮毛都要輕巧,不顯臃腫。”

餘氏皺眉:“你剛剛幫皇上生了個皇子,跟皇上要一件衣服,不過分吧。”

餘妃嘆氣:“整個宮裡都只有六個人能穿上蘭絨做的衣服,皇上、皇后,太子,胡順妃,湘王和壽春公主。連李淑妃和皇子們都沒有,哪裡輪得到我。”

餘氏拍了拍她的手:“女兒莫傷心,我叫你哥哥找去。只要有錢,怎麼會買不到。”

不只是餘妃,其他嬪妃也羨慕嫉妒得不行,都叫家人想辦法去宮外找蘭絨。

只是應天的人大多連聽都沒聽說過,能去哪裡找?

越是沒有,大家越是想要“神奇高貴”的布料。

朱柏覺得前期宣傳夠了,把大家的胃口吊得足夠高了,便拿出了三匹米色蘭絨布料。

應天城裡各達官貴人,大布莊的掌櫃都摩拳擦掌,一定要把這三匹蘭絨搶回來。

可是朱柏卻放出話來,這一次,不搞定價銷售,而是搞拍賣。

想買蘭絨的客商先來登記,交一百兩銀子定金就可以得到一塊寫了號碼的帶柄木牌。

若是不成交,定金原封不動退回。

成交,定金直接轉作貨款。若是叫價拍到手卻反悔,便要罰沒定金。

朱柏這也是為了排除那些純粹來看熱鬧的人。

曾牙長有些疑惑:“殿下,這一次運了兩車來,足足六十多匹蘭絨,為何只拿三匹出來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