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辰州的造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地方官層層剋扣,以至於百姓無法忍受。

可是畢竟這是“平亂將軍”親自頒佈的命令,所以知縣就算心有怨言也不敢違抗,不然會被扣上不支援平叛的帽子,小命都沒了。

於是出現了,一個村的人浩浩蕩蕩前往縣衙領鹽的奇怪景象。

來多少人發多少人的鹽,沒來的就沒有。

而且發鹽的時候,每個人的手,都要被仔仔細細檢查一下。

大家知道那是康鐸在分辨是否有叛軍混在裡面。

本來想混進來的叛軍和家人自然不敢來。

康鐸早下令把辰州城,各個縣裡原有的私鹽官鹽店都關了。

誰敢抗命,視同謀反,滿門抄斬,知縣知府查抄不力便與鹽商同罪。買家和賣家同罪。

敢不聽指揮的都被抓到殺了。

在殺了幾個之後,再沒人敢冒險。

於是叛軍這一個月硬是沒能弄到鹽。

第二個月,又是這樣。

叛軍渾身沒力腳發軟。

若是康鐸這會兒打來,他們哪裡還有力氣抵抗。

再往後,就算康鐸不打來,他們也只能打道回府,近一年的辛苦戰鬥,還殺人放火都成了笑話。

吳勉心中十分焦急交代常去辰州城裡購買糧食用品的親兵去打探,說若有私鹽,不管他多少錢,只管買回來。他就不信這有錢賺的事情,會真的沒有人做。

那親兵領了命,便去了辰州府。

親兵換了數個酒樓茶館坐了幾日,專聽那些酒客茶客們聊天。

多日晴好,乾燥無雨。

若是能弄到鹽,倒是方便他帶回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日,他終於在茶館裡聽到了一點訊息。

有個茶客說:“今年真是操蛋,沒有鹽,怎麼醃臘肉。”

另外一個說:“誒,我家醃了哦。”

第一個忙追問:“你哪來的鹽。如今飯館都因為沒有鹽關門了。”

茶客打了個哈哈:“啊,之前攢的。”

然後就岔開了。

茶客又坐了一會兒,便出去了。

親兵忙跟上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