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閒人都出去只留下夫子們,朱標便叫人把大門關上,說:“父皇叫我來問,諸位夫子的考題出得怎麼樣了。”

出完了題要抄寫一百多遍密封好,所以要提前出好。

陳南賓說:“我們幾個還在商量,決斷不下來。”

朱標問:“夫子們還沒商量好麼?”

然後夫子們就你一言我一語吵起來了。

本來題目是由三位主考官拿主意的。

可是既然劉伯溫,呂本這些人都在,也不好完全不問他們的意見。

壞就壞在,這個詢問意見了。

劉伯溫說要考策論,呂本要考政令。

兩個人誰也不服誰。

其實陳南賓只想考經書子集,詩詞歌賦。

李希顏說要歷史不能少。

吳伯宗想考地理。

孔克仁說《大明律》肯定要涉及。

只有鄧鎮沒意見,不過他的意見本來也不重要,提不提都一樣。

朱柏聽他們吵了三分鐘就徹底明白了。

原來老朱不是擔心某一個人,而是擔心這一幫人。

這特麼能統一意見就怪了。

朱標也滿臉無奈。

這些都是他的老師,誰的意見他都不能不理。

朱標回頭看朱柏在幸災樂禍咧嘴笑,下意識問了一句:“十二弟怎麼看。”

老朱派朱柏來就是為了這個。

朱柏卻只管坐在一旁看熱鬧。

朱柏一邊笑一邊說:“叫本王說,就各位大人各出一題,然後本王來抓鬮。抓到哪個算哪個。”

朱標還真的開始琢磨朱柏的這個建議:“也不是不可以。”

然後劉伯溫就說:“不可,此等大事,怎麼能當兒戲一般。”

李希顏:“以史鑑今。還是考元史。”

然後又吵了起來。

朱柏等他們吵累了,說:“我說夫子們啊。你們是不是忘了一個人。”

劉伯溫他們回頭看著朱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