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對比明顯(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然,整個大明朝也只有他敢打這個招牌。
“宮廷玉液酒”,就是米酒加點蜂蜜,甜絲絲的,一兩銀子一杯。
“御用翡翠白玉湯”特別鮮,是用豬大骨加海帶熬湯濾過,再加青菜豆腐。
明初之人基本沒見過海帶,自然也不知道海帶熬湯特別鮮美。
朱柏用的海帶是請牙行的客商從琉球那邊捎過來的乾貨。
算成本,也就最多二十文。
他賣一兩八錢銀子一碗。
雖然都是令人咋舌的天價,可是每日還是賣爆了,來的人必點這兩樣。
其實這些東西都是唬那些有錢吃飽了撐了想要攀炎附勢的和外地人,朱柏自己去了從來不吃。
他每天去官牙局、銀莊和五城兵馬司巡完就去“朱家酒樓”大魚大肉好好吃一頓,然後晃回宮。
傍晚陪老朱他們吃青菜豆腐清清腸胃,晚上清點一下賬目,結果發現這一日又賺了不少銀子。
真是快活過神仙。
八月,是應天最熱的時候。
往年朱柏想要跟宮裡的四司八局要點東西是難上加難。
今年一入夏,各種消暑度夏的東西便都被送到他和胡順妃的寢宮裡。
其實他如今是整個應天乃至整個大明朝最有錢的人,就算宮裡沒有,他也能給自己和胡順妃弄來。
而且,他從來不單獨孝敬胡順妃,每次要給馬皇后和老朱也捎帶一份。
雖然都是些一級官牙局送來的東西,比如廣東的荔枝,北平的山楂,遼東的松子,四川的花椒,也不值什麼錢。
可是老朱他們收到了,還是挺高興的。
老朱原以為朱柏那一百畝地今年肯定要顆粒無收。
結果朱柏不但糧食豐收,還收了一萬多斤魚和一千多隻鴨子。
留給宮裡一部分,他自己酒樓用了一些,其餘都中城市場上打著“湘王特製,御用同款”的牌子賣。
城裡的豪門大戶爭相採購。
吃過的人都說,鴨子肉質緊實鮮美。魚也格外鮮甜。
果然是御用同款,民間之物不可同日而語。
老朱哭笑不得:這小子看著整天胡鬧,瞎折騰,可是辦起事來,辦一件成一件,也是奇了怪了。他彷彿有什麼巫術一般,能讓所有人跟著他的計劃走。
應天的民宅勘定已經基本完成。
老朱手裡多了幾十個宅院,客棧和酒樓,除了撥給朱標用作廉租房的,都讓朱柏租了出去充盈國庫。
朱柏挑了兩棟這一次民宅勘定收回來的客棧,跟老朱申請作為官牙局的官方客棧,然後修整了一下,專門給參加複試的人住。以後也可以作為下面各級官牙局的人來往京城的統一落腳點。
廉租房也全部修好,投入使用。
西城的廊房幾乎是免費租給百姓。
雖然不見得多舒適,好歹結實又遮風擋雨,而且總比窩棚強。
北城的幾個宅院,分隔成數個小宅院,便宜租給官員。
劉伯溫宋濂這些清官自然高興。
李善長就比較蛋疼了,去住廉租房明顯住不下這一大家子,而且哪有他自己的寬宅大院舒服。
可是不去住,又怕被人說他貪圖享樂。
那些武將不同,大多駐守在外,留在應天的都是些老幼或者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女人。
朝裡鬧翻了天,他們也不管。
最後是胡惟庸一句話讓李善長安心住在自己家裡了:“大人是我大明朝開國功臣,皇上親封的韓國公。大人要是住到廉租屋去,我大明顏面何在。皇上也會覺得心疼的。”
不管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