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朱標解釋完,老朱有些得意:“這四樣都是我們老家安徽產的。你們拿著它們也好好做些經天緯地的文章,政令,時刻記得我們老朱家是從如何才有今日的。”

且不說這東西值不值錢,老朱著實是費了些心思的。

朱柏和朱標忙鄭重回禮:“兒臣一定銘記在心。”

從書房出來,朱標笑著對朱柏說:“十二弟,你那個什麼鉛筆和筆筒也給大哥弄一個。我平日也帶在身上好記些東西。”

朱柏:“行,我做了叫人給大哥送來。我還有做了其他的小文具,大哥都用用看好不好用。有什麼意見建議麻煩告訴我。”

朱標笑:“虧得你還有這心思。”

他搓著手想:太好了。這一套東西得了朱柏和老朱的肯定,我就可以大批次生產在我的經書店裡賣了。只要我跟他們兩都用起來,就是最好的廣告,很快整個應天甚至是全國的文人墨客都會人手一份。

朱柏和朱標在街上巡視,看拆房修房聽人彙報的時候,都會時不時掏出這個黃銅匣子,瀟灑展開,寫幾個字,再合上。

很快,城裡的人都在打聽,那是個什麼寶貝,然後大家就在朱柏的經書店裡看到了一模一樣的東西。

按照檔次分了四種:分別是一兩,五兩,十兩和二十兩銀子一套。

四款匣子上都刻著:湘王親制,御用同款。

只是分別用銅銀玉金四種材質製成。

昨日還無人問津的幾個鋪子門口一下都擠滿了來看熱鬧的人。

本來大家看著價格心裡都在嘀咕:“好貴。”

可是有人直接甩了銀子在櫃檯上:“夥計,給我十個銀的。”

夥計:“不好意思,每個人限購兩個。超過三個,要漲價一倍。”

那人:“加加加,趕緊給我。”

圍觀的人一看:“臥槽,對啊。可以囤貨炒賣啊。”

有人把銀子直接往裡扔:“給我十個銅的,加價也要。”

“我也要十個銅的。”

夥計:“銅的沒有了。”

“給我十個銀的!!”

“我要二十個銀的。”

“銀的也沒有了。”

“還有什麼,都給我。”

“後面的別擠了,沒了,明日會補貨。請各位明日趕早。”

圍觀的人罵罵咧咧:“怎麼這麼快。才站了半柱香時間,就沒了。”

“去他家別的鋪面看看。”

結果城中朱柏所有的鋪面都賣斷了貨。

朱柏的小作坊已經在日夜加班做了。

還有好多外地客商來問:“那個湘王特製文具能不能批發。”

夥計說:“能啊,不過要等,可以先下定。”

一個作坊做不過來,朱柏又買下了另外三個作坊,同時加班做。

他交代工匠雖然訂單多,可一個工序都不能馬虎,務必做到盡善盡美,精益求精。

每日朱柏的店鋪裡都是熙熙攘攘,銀子叮噹作響的往櫃檯裡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