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你平時是賣什麼菜的?”唐臨問道。

老婦人顫顫巍巍地回答說:“都是種什麼賣什麼,也不知道來年春天是什麼時日,需要看天氣才決定種什麼菜。”

唐臨皺了皺眉頭,但也沒有追問。將那嚇人的白虎坐騎收起來,唐臨索性就跟老婦人一起坐著牛車往朝歌城走。

不管如何,這個老婦人也是自己接近聞太師從而參與北伐的關鍵,先跟著她肯定是沒錯的。

唐臨也用法術給老婦人回溯了那麼十幾年的歲月,讓這位老人感覺自己精神了許多,只當唐臨是法力高強又慈悲為懷的神仙,對唐臨就更加恭敬了。

兩人就這麼結伴到了朝歌城的城門口,結果進門還要繳城門稅,不過稅費似乎不多,唐臨看了看,直接繳了二十分一的木炭,這個比例似乎還挺正常。

畢竟故事裡面的亂世動不動就抽一半的城門稅,還有貨物掉在地上就歸城主的騷操作,這麼看來商朝果然還是有十幾年氣運的。

只是這個想法才生出,唐臨和老婦人的牛車沒離開城門多久就被一隊人給攔了下來。

這群人個個貂皮大衣的看起來非富則貴,但身上卻帶點奴才的氣質,很有電視劇裡面那種太監的感覺。

“這車炭,宮裡要了。”一個騎在馬的人指著唐臨他們身下的木炭說。

接著,旁邊有人拿出來一包像是絲綢似的東西,掛在了牛頭上,然後就伸手要來拆車轅。

這時候,老婦人也不顧這天寒地凍的,直接跪到地上磕頭說:“求諸位上吏開恩,這車木炭並非民婦所有,乃是南園坊賣的木炭,民婦不敢自作主張將木炭換了布。”

“哼,不知好歹的賤民,宮裡要你這點木炭,給你換布已是開恩,莫非你認為大王用不得你這些木炭?你們還等什麼,宮裡諸位貴人還等著取暖呢。”這官員語氣極為不善,招呼手下就要硬搶。

唐臨一看這情景,伸手一指。數十道石筍從地上升起,將這些想要明搶的官吏給全部串了起來。唐臨也沒要傷人性命,只是刺破他們的衣服吊在半空。

這時,唐臨才問那老婦人道:“老人家,這布莫非不值錢?”

老婦人看到這個情景,原本怕得有點哆嗦,但想到身邊這位是比官吏更厲害的神仙,頓時生出幾分勇氣,便解釋道:“那宮裡出來的布自然極為貴重,只是這天寒地凍,這木炭也是別人趕著救命的啊。而且宮裡的布,根本無人敢買賣,要是用木炭換了這布,南園坊的街坊怕是要凍死許多人。”

唐臨一聽就明白了,這看似精緻的布匹有點像是帝王或者皇宮專用,平民百姓偶爾得到了也不敢亂碰,不然一個僭越的罪名就能滿門抄斬了,典型的得物無所用。

而古代寒冬不能跟現代比,古代人普遍體弱。即使是這個靈氣十足的時代,凡人缺衣少食的身體虛得很,少燒一點炭說不定就直接凍死了。

要不是人命關天,這老婦人也不會冒著得罪官吏的風險磕頭求饒的。

唐臨這才走到那囂張官員面前,對他說:“皇宮之中什麼東西沒有,你們這群人至於跑出來搶老百姓的木炭?”

這官吏被唐臨的石刺吊在空中,竟然還結結巴巴地威脅道:“你……你你……你這妖道是何人?竟敢在朝歌城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