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凝神境的常林楓如此抬舉一位修為只有區區元化境七層的修士,言語間甚至還有些讓人難以置信的敬畏,丁奉淵一雙精光湛湛的老眼不由得再次望向了正關注戰局的青雲。

回說交戰雙方。

此時龍賦詩與秦良翊的戰鬥已然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甚至時長也超過了方才燕南枝與阿蓮的戰鬥。

澎湃的靈壓一浪高過一浪,將校場的無形壁障衝擊的已然膨脹了一大圈,完全不像是兩名低階修士在交戰。

秦良翊雖然驚詫於龍賦詩的手被從雷劍的雷力灼燒擊傷之後仍面不改色,但他確實也不願放棄近身突襲的機會。

事實上秦良翊並非如場外大部分修士猜測那般急功近利,想要變招求勝,這從他開戰之初就和對手拉開距離小心試探便可知其穩重的心性。

主要還是龍賦詩層出不窮的手段實在太匪夷所思了!

而他的上清五雷法雖然威力奇大,但蓄勢時間太長,且對方同樣十分擅長陣法符文,若不是自己身後懸浮著家族長老替其佈下的雷光大陣,他還真沒啥信心單純以五雷法中淺顯的法術取勝。

關鍵高深的他暫時也不會啊!

所以秦良翊這才不得不改用清虛天的劍法,想要以力勝之,而這恰恰是最讓他吐血的地方。

誰能想到龍賦詩不僅擅長陣法、符文,現在居然連劍法也會,還讓不讓人活了?

而且面對差不多的層次下幾乎起手就代表無解的清虛天本宗劍法,龍賦詩竟也應付的遊刃有餘,甚至交鋒百招之後,她居然接連使出了七路風格迥異的劍訣!

這些劍法雖不及清虛劍法威力強大,但又是百十招下來,秦良翊已經明顯能感覺的出,對方是在想辦法破解自己的劍法路數!

這簡直將他驚出了一身冷汗!

到了後來,每一次從雷劍與她的玉笛碰撞之時,秦良翊都完全無法從龍賦詩的身上感覺到一絲情緒的波動,即便偶爾的爆發,也只有令人毛骨悚然的兇戾。

她就好像是一架不知疲倦的機器,冰冷的雙眸與其柔美的外表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只有自己這般近距離與其戰鬥方才能有所察覺。

甚至秦良翊有好幾次在凝視對方眼眸的剎那,都不約而同的生出一種墮入深淵的錯覺,哪怕井口尚存一點希望之光,落在他心中之時也只剩下徹骨的寒冷。

彷彿龍賦詩看著的,從始至終就是個死人。

“不,她並非是把我看成死人,而是她才…”

須臾間,秦良翊迅速掐滅了自己又一次升起的無厘頭的念想,當然,這種種不同尋常的重重疊加,便是他變得“急功近利”的原因。

可惜,“急功近利”這個成語從來都不是什麼褒義詞。

戰機已失,勝利的天平便開始逐漸傾斜。

只見龍賦詩不退反進,面對秦良翊分光化影的萬千劍芒,她也依舊不閃不避,悍然無畏的徑直迎了上去,同時紅唇微動,再次以一種無聲的詭異狀態施展她的天賦神通,惑音!

不過這一次,如此近的距離,秦良翊終於聽到了些許細若蚊吟的呢喃,但卻並不清晰。

而正是這微不可查的聲音,每個片語都仿若一根尖銳的蜂刺,穿梭在他的劍芒之中,以一種摧枯拉朽的狀態,將眾多以假亂真,甚至擁有威能的劍芒悉數崩滅。

有了之前的經驗,秦良翊自是緊守靈臺,哪怕僅在交手的瞬間也不敢有半分輕視,深怕不知不覺間又中了對方無孔不入的幻惑之力。

且這招分光化影也不單單只是迷惑對手的虛招,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致命的一劍往往都隱藏在真與假之間。

可以說他的這些劍芒每一道都是假的,也可以說每一道都是真的。

倘若選擇撥雲散霧,自虛妄之中抽絲剝繭,那麼不管如何,真正的那道劍芒將永遠隱藏在最後盛開的一瓣蓓蕾當中!

這便是此招最為陰損的地方,也是秦良翊看出了龍賦詩有意蓋壓他,或者說羞辱清虛天,從而急中生智,想出的一招虛耗對手真力的計策。

果然,對於這一招,龍賦詩同樣試圖正面破解。

她上當了!

“劍勢未衰,靈臺清明,好!是時候反擊了!”

叮叮~:至於常林楓這個角色,說實話的確是臨時起意,但常家的構想卻是早在第一卷就有的,承接言釋出場,而當時言釋剛從妖族十萬大山中出來,朋友們可以猜猜我給言釋設計的小劇情(有過很明顯的暗示與打油詩,咩哈哈),至於為什麼拖到這麼久以後,主要還是因為遇到高人上山學藝這種劇情太老套了感覺,哈哈,另外丁奉淵也是因為初期構思白爺班底時不太仔細,現在拿來湊數,後續可能還會出現這種情況而新加角色,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