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陌路旅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柳氏放下了女兒,讓僕婦帶著孩子先下去。
“怎麼回事?”柳氏問道,“先前公公不是說,讓你之後不要再回京城了麼……”
“你看。”張敬貞將信遞給妻子,柳氏接過,一張一張地往後細看。
等到讀罷全文,她也面色微白。
“這個寫信的人是……?”柳氏問道。
“不認得。”張敬貞顰眉,“但……可能有些來歷。”
張敬貞說著,便將那張字條也交給了妻子,而後說起升明三年幾人湖心亭看雪的故事來。
柳氏很少聽丈夫提起從前他在平京的往事,起初帶著幾分好奇聽了下去,未曾想聽到後來竟也覺得有些唏噓。
“原是這樣……”柳氏垂眸,將信紙放在了石桌上,“我原先想,這送信人既來路不明,所言之事也未必可信。”
“我也想到了,”張敬貞望著妻子,“不過信中時間地點、經歷幾何都說得非常清楚,我想即便徽州府衙門已經把這件事壓了下去,也總還是有蛛絲馬跡留下,那個鏢局、客棧、還有那個青州的村落……這些都是可以明察暗訪的。”
柳氏輕聲道,“你進京,是想把這封信呈給誰?”
“……還沒想好。”張敬貞回答,“可以呈給我父親,由他上呈給皇上,也可以……直接呈給皇上。”
兩人一時都沉默下來,只有風聲裹挾著落葉,發出簌簌的聲響。
“夫人覺得呢?”張敬貞看向妻子。
柳氏嘆了一聲,“我不是說公公不好,只是……張大人大概不會有上呈的魄力。”
“為什麼?”
“張大人身居廟堂高位,最知曉底下的暗湧。如今又是秋戰在即的時候,凡事也當以大局為重。”柳氏輕聲道,“我想對皇上而言也是如此,你要進京呈信,也只能賭一把,看皇上究竟有沒有把自己當成天下人的君父,看見黎民無辜受難,會不會心生憐憫。”
張敬貞喉嚨動了動——他確實也是這麼想的,只是無法開口說出來。
“‘覆舟水是蒼生淚’,”柳氏輕聲道,“有時候未必是君不知,君知,但卻不以為意……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若是他不在乎,那遞完信,我也就回來了。”張敬貞望著妻子,笑著說道。
柳氏不笑,只是目光幽幽地看著丈夫,“我和你一道走。”
張敬貞怔了一下,“你走了,誰來照顧媛兒?”
“媛兒放到她外婆那兒去,她們祖孫原本就親著呢。”柳氏低聲道,“你就這麼無端進京,也太招人耳目了,不如帶上我同往。我們在江洲三年了,剛好趁著這個秋天,備上些江洲的特產,進京拜見父親大人。”
張敬貞心中一陣震動,一時間不知說什麼才好,只好握緊了妻子的手。
“執子之手,夫復何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