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帝王心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人的目光都嚴肅起來,恭王的上半身更是微微向著孫北吉的方向傾斜,目不轉睛地等著孫閣老開口。
“宋黨囂張,未必就是壞事。”孫北吉緩緩地說,“他們十六年的根基,原本也不是說撼動就撼動的,你們想想,嘉南四君子、汝陽七烈、錦衣衛的前指揮使曾啟、甚至還包括老首輔夏清夏大人……這麼多人前赴後繼撲上去,宋黨倒了嗎?”
“那又如何,”胡一書握拳道,“他們總歸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英烈,將來青史留名,後人會還他們一個公道!”
見胡一書言辭略略跑偏,張守中連忙開口道,“閣老的意思不是說他們的犧牲就白費了,而是說倒宋也要看時機,你總不想讓王爺也步他們的後塵。”
孫北吉淡然地點了點頭,看向恭王,“王爺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這麼多人倒宋,最後宋氏父子還是好好地站在那裡。”
恭王眉頭略緊,陷入沉思,不多時他恭敬地拱手,“請閣老賜教。”
孫北吉的臉上露出幾分安和,他低聲道,“其實皇上所求的,不過兩個字而已……”
眾人的耳朵都豎了起來。
“……平衡。”孫北吉說道。
恭王若有所思地沉默不語。
張守中已然明白過來,“閣老所言甚是啊!”
“張師傅可否說得明白一些?”恭王誠懇地看向張守中,恭敬地說道,“本王還是不明白。”
張守中起身,對著恭王孫北吉躬身行禮,“那我就先說說我的理解,要是有錯漏偏誤,還請閣老指點。”
孫北吉點了點頭。
張守中這才接著道,“王爺,其實孫閣老所說的平衡,可以追溯到我大周開國伊始。太祖時設錦衣衛、御史臺,成祖時設內閣、司禮監,其實都是在追求平衡,君與臣的平衡。
“這其中但凡有哪一方勢大起來,為君者都要打壓;哪一方被壓制得太狠,皇上就要扶植。只有當各省各部彼此牽連,彼此制約,皇權才能有最大的自由。”張守中娓娓道來,“此為帝王之術。”
“我大周建熙一朝,前二十年政通人和,官場清明,文運昌明,頗有百家爭鳴之勢,各部分庭抗禮,公平倒是公平了不少,但也駁回了不少內宮的旨意。”
說到這裡,張守中望向恭王,“不過那大都是建熙一二十年的事,不知王爺是否還有印象。”
“那時本王還小,”恭王搖了搖頭,“但我記得從前聽張師傅、孫師傅都說過,皇上接連發了七道旨意要重修仙靈苑,當時的內閣首輔夏清夏大人,連著駁回了七次,說這樣的旨意內閣沒法出票擬。”
“是。”張守中點頭道,“夏大人心中自有一股人間正氣,但君臣齟齬也因之而生。宋伯宗等人的起勢也基本就在那幾年當中。皇上想要的內閣是一個能代他與百官周旋的機構,夏大人空有滿腔的熱血,卻站錯了位置。”
孫北吉聽到這裡,已忍不住嘆了一聲。
“說到底,如今這麼多人倒宋,倒到最後全把自己倒了進去,歸根結底還是沒有看清這其間的平衡,”張守中接著道,“他們看起來是要清君側、除奸佞,可宋伯宗父子做的荒唐事裡一多半都是為皇上去做的,這些人以為自己是在倒宋,但其實射出去的箭全都插在了皇上的身上!
“這樣倒宋,能倒得了才奇怪。”張守中擲地有聲地說道。
胡一書聽到這裡,也終於明白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