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神速(第1/3頁)
章節報錯
夜色深沉,南召王還沒有安歇,就著一盞燈,坐在書案前凝眉沉思。
雖然白天他在兒子和諸臣面前表現得信心滿滿,壯志凌雲,說實話,這場仗他並沒有太大的把握。
為什麼?
因為太倉促了。
他來南召已經二十年,剛來的時候,還是一個稚氣未消的毛頭小子,那時候,宋萬基還沒有繼位,宋萬基的母后,也就是現在的太后,看不慣他和他的母妃,逼著皇上讓他提前就了藩,封到這鳥不生蛋的南召,還讓母妃與他同來,導致母妃到死都沒再見父皇一面。
值得慶幸的是,還好他提前來了南召,才沒有在父皇駕崩之後捲入七龍奪嫡的血腥爭鬥,避免了一場殺身之禍。
在那場爭鬥中,有三個兄弟被宋萬基誅殺,魏王晉王東山王僥倖保住性命,被驅逐去了封地,十年不許回京。
而他自己則因為安守本份,得到了宋萬基的賞識和信任,這麼多年來,宋萬基對他以及他的兒子都格外優待。
但他卻沒有一天不恨宋萬基的,他不僅恨他,也恨太后,要不是他們母子,母妃就不會跟著自己淪落到這個蠻荒之地,鬱鬱寡歡而死。
他在母妃的靈前發誓,有朝一日他定要殺回京城,奪了宋萬基的龍位,為自己和母妃討回公道。
於是,他忍辱負重,臥薪嚐膽,用全部的心血來治理南召,把南召打造成自己的王國,在這裡養精蓄銳,囤積兵馬,只等著時機成熟,便揭竿而起奪了這天下。
是的,他為了那一天,已經籌備了二十年,他每一步都走得很謹慎,不敢有一絲馬虎。
宋萬基狡猾又多疑,手裡又有謝戰霆趙九州兩個戰神,所以他不能輕舉妄動,須得瞄準時機,一擊必中。
若一擊不中,等待他的就是挫骨揚灰,萬劫不復。
可精明如宋萬基,怎麼會隨便讓他有機可乘,於是他就一直等,一直等,哪怕這次回京出了那麼大的亂子,他都沒敢動。
事實證明,他不動是對的,如果他動了,魏王的下場就是他的下場。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宋萬基居然主動給了他一個機會,把唯一的兒子託付給了他,還附帶了一個鳳命之女。
就是這個鳳命之女的到來,在不知不覺中打亂了他的節奏,像一隻無形的大手,推著他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在得知趙靖玉和袖兒的身份後,南召的群臣都沸騰了,他們和他一樣等了很多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這個機會,所有大臣都向他進言,勸他趁機殺了趙靖玉,讓宋淮娶了鳳命之女,這樣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讓大周江山易主,把龍運永遠留在他這一脈。
於是,在眾人的鼓吹之下,他也漸漸沉不住氣,這才聯合宋淮做出了後面一系列的舉動。
現在,當他靜下心來再回頭細想,不禁懷疑宋萬基的真實目的。
或許,這個在他和群臣看來是絕佳機會的機會,根本就是宋萬基處心積慮的陰謀。
也許宋萬基早已知道他有謀反之心,見他一直按兵不動,便主動賣一個破綻給他,目的就是要讓他沉不住氣,自露馬腳。
還有那兩個年輕人,他們會不會一開始就是帶著宋萬基的旨意來的?
如果是,那他們偽裝的也太好了。
同樣會偽裝的還有羅平,當年他曾是宋萬基麾下一員大將,後來因一場敗仗,被宋萬基一氣之下降為參將,貶到了雲陽。
到了雲陽之後,他心灰意冷,氣憤難平,多次赴南召來向自己表忠心,言辭間對宋萬基頗有微詞,後來索性把妻兒老小都接到了雲陽,從此一次京城都沒回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