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萬基在太后的苦苦哀求下,暫時放了魏王一馬,接下來的幾天,“病體康復”的他開始著手清理魏王和孟氏一黨,給十幾年沒怎麼變動的朝堂來了一個大換血。

孟氏的黨羽罷官的罷官,貶職的貶職,無一倖免,而當初跟著謝戰霆和安逸之去乾德殿哭皇上的大臣們,則個個都得到了相應的提拔重用。

官場上向來不缺少落井下石的人,孟丞相一失勢,彈劾他結黨營私禍亂朝綱的奏摺雪片似地堆滿了皇上的書案,每一樁每一件都足以讓他丟官免職,性命不保。

曾經叱吒朝堂第一人,就這樣猝不及防又窩窩囊囊的結束了他的時代,被下進大獄等候發落。

同樣的,稱霸後宮十幾年的孟皇后,也被打入冷宮,成為人人皆可踩踏的階下囚,等待著屬於她的最後審判。

對於孟氏父女,朝中官員一致認為他們死不足惜甚至應該被誅九族,唯獨對太子的處置讓眾人作了難。

太子雖然也做了不少錯事,但說起來還是蠻可憐的,被自己的親孃矇騙了二十年,一直刻苦勤勉兢兢業業,就等著有一天繼承大統,成為全天下最尊貴的人,誰成想一朝從雲端跌落,國之儲君成了可恥的私生子,成了全天下的笑話。

這種致命的打擊,對於自尊心超強的宋景行來說,可能比死還難受。

可是,他到底當了二十年的太子,為朝廷做了不少貢獻,難道真的要殺了他嗎?

大家都有些不忍心。

再者來說,皇上身邊一共就這麼一個兒子,殺了他,誰來繼承皇位呢,雖說淑妃懷了孕,可誰也不敢保證一定是皇子,就算是皇子,誰又敢保證他一定能平安長大呢?

如果生了個公主,或者是個皇子但夭折了,皇上不還是得從眾多侄子裡挑選一個來培養接班人嗎?

與其花費時間精力從頭開始培養,還不如讓宋景行接著當,起碼他的能力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可這麼一來的話,皇上肯定很彆扭,魏王做了對不起他的事,他苦心經營的江山,最後還要拱手讓給魏王的血脈,這叫什麼事兒?

大臣們為了此事愁眉不展,爭論不休,商議來商議去,也沒商議出什麼結果,便在早朝時向皇上委婉地提出,問皇上是什麼意見。

換了別的事,他們早就問了,可這事畢竟關係到皇上的尊嚴,大家體諒一個被戴了綠帽子的男人,實在不忍戳他的痛處,所以才沒敢直說。

誰知皇上非但一點都不痛,反倒很樂呵:“誰說朕沒有兒子了,趙靖玉就是朕的兒子呀!”

“……”群臣大驚,繼而想起前段時間的傳言,頓時恍然大悟。

對呀,那時候大傢俬下都這麼想來著,後來朝堂一亂,就把這事給忘了。

原來,趙靖玉真是皇上的骨肉呀,怪不得皇上非要把鳳命之女許配給他,敢情早就打算好了。

哎,不對呀,皇上要是早就打算好了讓趙靖玉繼位,是不是說明他壓根沒下宋景行的米,也就是說,他早就知道宋景行不是自己親生的,早就知道皇后娘娘和魏王有染,只是沒有戳破而已。

如此一來,皇上的病該不會是裝的吧?

故意裝病讓對手放鬆警惕,然後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皇上也太會裝了吧?虧大夥還情真意切地在乾德殿外哭啞了喉嚨,鬧半天一切盡在皇上的掌控。

這,這不是把我們當傻子耍嗎?

群臣在心裡來回來去這麼一琢磨,都被皇上的心機嚇出一身冷汗,皇上平時看著不聲不響的,原來心中自有乾坤,什麼時候該收拾誰,全在他心裡呢!

看來以後絕對不能在皇上面前耍小聰明,尋常人根本耍不過他。

驚歸驚,嚇歸嚇,知道皇上後繼有人,大夥還是很欣慰的,可是趙靖玉自從燈市遭到刺殺,從此就沒了音訊,他人在哪,是死是活都不知道,這可如何是好?

“皇上,既然趙二公子是皇子,那就趕緊把他找回來吧,雖然……”

雖然是個浪蕩子,有總比沒有強啊!

“是啊皇上,快點加派人手尋找二公子吧!”大臣們紛紛附和。

這時,突然有人站出來表示質疑,連二十年的太子都是假的,皇上怎麼證明趙二公子就是真的呢?

這話說的有點扎心,但確實出於一片好心,宋萬基也不好生氣,為了讓大家放心,便當著滿朝文武,將趙靖玉的身世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