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8章 一熱一冷(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了車型,南灣的其它技術也不比頂尖的外國車商差多少,就算落後也就落後一小步。
比如發動機,南灣比頂尖車商落後的大概就是在油耗上能高一點,其它方面並不落後。
別說國內廠商就是外國車企也在納悶南灣是怎麼做到的?
南灣怎麼做到的天汽以前也研究過但是眼下已經沒功夫研究這個了,現在南灣主動伸出了橄欖枝天汽沒有不接的道理。
當然也就接受了南灣並不算苛刻的條件。
雙方的談判非常的順利,兩次會談就出了成果,史雨來督促南灣過去個有分量的人簽署合約。
諸勇就踏上了去天晶的旅程,同時陳文心律師事務所也有律師從尚海到天晶,協助諸勇簽署合約。
與天汽這邊的順風順水相比,城都旅行車製造廠那麼就有些波折。
城都旅行車雖然也有造轎車的雄心,但是並不急迫,畢竟人家的小日子過的可是天汽強多了。
他們生產的中巴車可是造一輛賣一輛。
生活在安逸之中自然也就不急著改革,再說上杆子不是買賣,城都旅行車製造廠對現在上馬轎車並不急切。
南灣過去的小組只和對方談了一個回合事情就被擱置下來。
接到回覆的萬峰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最後得出得爭取主動逼一逼城都旅行車製造廠。
萬峰電話通知在城都的工作組,讓他們放風說南灣汽車要在川蜀投資十億元設立合資轎車廠,初步選擇是和城都旅行車製造廠合作。如果城都旅行車廠沒有意思,就會和原德陽監獄汽車廠進行合作,那樣廠址就會放在德陽。
這個德陽監獄汽車廠就是黎福收購的那家川蜀車企,他們擁有6字頭的造車目錄,有生產小型客車的資格。
南灣若是真有和吉力屬下這個企業合作的想法,建個合資車企易如反掌,黎福做夢都會笑醒。
當然這只是虛張聲勢而已,主要就是逼迫城都旅行車製造廠。
這個訊息不能光讓老百姓知道,老百姓知道沒什麼用,頂多議論兩句就扔腦袋後面去了,這訊息要讓城都市政府主管部門的人知道。
他們知道才有用。
萬峰才不相信城都市的官員不要政績,尤其轎車生產可是當下的黃金產業,一個地區一個車企會拉起一整條產業鏈,能解決多少就業創造多少GDP那些官員心裡可是門兒清。
在全國各個省都挖窟窿倒洞要上汽車專案的時候,川蜀政府也是心急火燎的。
雖然川蜀也有兩家車企,但都是生產小客車的。
眼下的風氣是造轎車,誰家要是能造轎車,該省的幹部出門那臉都對著天空。
省領導放話,哪個市能爭取來轎車專案,政策就會傾斜到哪個市。
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南灣要和城都旅行車製造廠合資轎車專案的訊息似乎是不經意的就傳到了城都市委一些領導的耳朵裡。
這些領導們的耳朵當時就冒出了小腳,立馬就引起了足夠的重視。
經過一陣的調查,南灣工作組就成了城都市委的座上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