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廣南主推的第一代理想膝上型電腦在市場上雖然有所斬獲,但並沒有形成什麼潮流,屬於不溫不火的型別。

米廣南非常的納悶,按理說這款中檔偏上的筆記本雖然效能不是最好的,但是配置合理價格合理便攜性也非常合理按理說不該只有幾百臺的銷量呀。

他深入市場調查才發現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1998年夏末,ThinkPad 600系列正式推出,ThinkPad成為業界首部裝備14.1寸XGA顯示屏的機型,並且裝備了當時最高容量的8.1G硬碟,ThinkPad 600把效能和便攜性進行了完美的均衡與結合,其鍵盤的手感尤為膝上型電腦使用者稱道,這讓該機型成了ThinkPad歷史上銷售量最大機型。

米廣南對這款膝上型電腦進行了拆解,發現這款筆記本只不過是有個漂亮的外表。

ThinkPad 600採用的NeoMagic128XD顯示卡,視訊記憶體只有2MB,加上CPU主頻最高只有300MHz,所以應付目前複雜一些的2D應用都會顯得吃力,更別說3D效能了。

連執行極品飛車3都做不到流暢,在這一點上它並不比理想膝上型電腦強。

但它的出現起碼在表面上影響了華光膝上型電腦的發售。

但它還不是起決定性因素,在顧客發現它的缺陷準備糾正自己消費觀念的時候,一些膝上型電腦的新技術出現了。

1999年,IBM推出14.1G的4200轉筆記本硬碟。

14.1寸顯示屏成為高檔筆記本的主流,而NeoMagic的MagicMedia 265AV顯示卡則成為當時顯示系統的老大。

ACPI和APM電源管理規範正式裝備在筆記本上。音特耳正式釋出0.18微米技術生產的PII400CPU,整合了2700萬個電晶體,256K二級全速快取,核心電壓只有1.5V,採用MicroPGA或BGA封裝方式。

這些新技術的出現再次加快了膝上型電腦的更新換代。

米廣南的反應非常的快,這些技術雖然新穎但並沒有超出華光電子的科研水平。

他汲取了第一代理想筆記本不算成功的經驗,開始著手進行第二代膝上型電腦的整合。

第一代筆記本雖然浪費了他數年的時間但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用到第二代上就節省了大量的研發時間,只需要用適當的配件整合出最理想的配置就可以了。

也恰恰在此時,華光晶片的賀波主持的筆記本晶片適時地推出了筆記本新的晶片:珠江。

賀波準備把她主導的晶片全部以華國的江河命名。

雖然珠江的微米技術只有0.23,整合電晶體數量也沒有PII400CPU高,只有2300萬,但同樣也採用了256K二級全速快取,核心電壓甚至還壓了PII400CPU一頭,只有1.4V。

這塊晶片流片成功對米廣南是個極大的鼓舞,晶東方和華光科技也正好聯手在LCD和LED有新成果推出。

尤其在LCD上對大尺寸螢幕有了重大突破。

於是,很快第二代理想膝上型電腦就在他的手裡問世了。

搭載珠江中央處理器,14.1寸的LCD顯示器,同樣裝備了8G的硬碟。

雖然廠的顯示卡還有短板,但在支援3D上並不比市場上主流的顯示卡差,因此這款被米廣南命名為理想昭陽的膝上型電腦在九月六號正式推進了市場。

這款筆記本在99年的第四季度,在華國膝上型電腦市場成為了新的領跑者。

在米廣南在尚海釋出理想邵陽的時候,萬峰在南灣迎接了李達率領的恆仁電機廠來南灣學習的人。

李達一行包括他在內三十一人,預計要在南灣集團學習478老式發動機的製造全套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