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說的不是沒有道理,產權弄不明白將來確實問題多多。

要自己投資辦廠這根本不現實,那得多少資本?這根本不可能。

唯一可行的還是藉助現有的條件。

“那我要怎麼把產權劃明白?”

“經營性質必須明確,企業資產必須分個明明白白,那些是原來人家有的,那些是自己花錢後置的,別弄得一碗漿糊。如果你幹好了,人家來回收怎麼辦你現在必須有個應對措施,而且這些措施到時候還得有用,和公家打交道不太好打。”

萬峰只能把話隱晦地說到這個程度了。

“這個我會考慮。”

“下面說說經營的問題,電動機這玩意兒說實話我們企業也有,而且還會大批次的生產。但遺憾的是不是現在生產,最低也是五年後才能投入量產。如果你的企業五年後開,我撥給你十萬二十萬臺的產量你吃飽飯根本不是問題。顯然這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的問題是你該幹什麼?”

李顯榮認真傾聽。

“按照電動機現在的市場行情我幫不了你什麼,既不能幫你賣又不能幫你生產,不知道你現在有沒有改行做別的專案的想法?”萬峰直接問。

李顯榮對這個答案明顯準備不足:“做別的專案?做什麼?”

“我們集團在未來的三年內要淘汰一批化油器發動機,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接下來做?”

李顯榮傻眼了,從電動機到發動機,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對發動機他是七竅通了六竅,一竅不通呀!

“雖然化油器發動機在我們企業淘汰了,但它在市場上還有五到七年的生存期,也許活得更長,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你若是接下來吃飽飯不是問題,而且過了這幾年它不行的時候,如果你們做的產品還過得去,我會把換代的發動機也交一部分給你們生產,這樣你的企業就會生存下去,做大也不是沒有可能。”

化油器發動機在華國還是能活幾年的,畢竟電噴發動機才剛出現兩三年,要想全部替換掉化油器發動機這需要一個過程,三年五年是絕對沒問題的。

在華國市場也許時間更長。

那些老外有什麼新技術可不會先投放的華國市場,他們是過時的東西在華國能榨出點油水就是點油水。

如果沒有南灣集團,電噴發動機在華國除了少量車型,大規模出現說不定得幾年後呢。

雖然李達老在他耳邊說起萬峰,但李顯榮對萬峰的企業都幹什麼知道的還真不多,雖然知道南灣集團做車但沒想過他們還生產發動機。

這也不能怪他有這個想法,當時國內做車的企業還真就沒幾家自己做發動機的,都是靠買現成的發動機組裝。

“萬總!這個市場能有多大?”

萬峰稍一沉思:“這麼說吧,如果你能把產品做過關,市場一年消化五六萬臺不是問題。這個問題你無須操心,如果你沒有銷路,我會給你介紹銷路而且保證不賺你一分的二道販子錢。”

五六萬臺的銷量?能有多少利潤呢?

對發動機李顯榮是外行中的外行,根本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