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也再三叮囑李明澤,和你的同胞打交道堅決要守住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底線,看不到對方的交易籌碼,對方就是說出個大天來,貨也別放給對方。

沒有籌碼把貨放給對方,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機率肉包子打狗。

前兩次交易順利後,第三次李明澤就開始醞釀轎車的交易,先把熊貓車加入交易行列裡。

這是巢方明確要求的,他們需要轎車。

連巢縣都開始需要轎車了,華國的市場自然也不會落後。

九九年一個顯著的變化引起了萬峰的注意,轎車的銷量開始走俏了。

上一世萬峰見到的烏爐鎮真正意義上的第一臺私家車就是在九九年。

那時他還在烏爐幹音像出租的買賣。

九九年春天是烏爐供銷社開發完成的時候,經過九八年夏天的各種評估,烏爐供銷社以出讓一半土地的代價換來了一個開發商的建設。

開發商把樓蓋好,其中的門市歸供銷社所有,其餘的樓房面積已經後面的一半兒的院子全部歸開發商所有。

當時的開發商是一個專門修橋的,心裡也沒底。起先預計是蓋二層,但是有人指步。

說他你蓋二樓就不如上面再加一層蓋三層,樓房最費工費錢的就是一層,一層起來上面的二層三層無非就是浪費些磚和鋼筋。

開發商就臨時改變圖紙,蓋出了三層的樓房。

門市售價八百一平,二樓六百一平三樓五百一平。

萬峰當時就是租供銷社的一個三十多平的小門市出租音像製品,第一年的租金是一千五百元。

當時烏爐鎮第一個買轎車的是與他的門市隔兩個門的一家食雜批發部。

就在九九年的八九月份買的一輛別克。

別克什麼型號萬峰記不起來了,反正車不大,看著也挺好看的。

好像是十二萬,從售價來看那應該是一款1.3L的車。

當時萬峰的收入還停留在一年三四千元階段,人家花十多萬買車把他羨慕的夠嗆,想了好幾天都沒弄明白人家哪來那麼多的錢。

也就是從那人家開始,私家車開始慢慢地走進了百姓的家庭。

當然這一世這一幕多年以前他就看到了,將威工業區裡的私家轎車現在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想不到這一世的轎車熱依然從這一年開始了,南灣集團的轎車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百分之十五。

最暢銷的不是去年上市的雄風和颶風,而是清風。

只是這時的清風已經是升級版本,售價在六萬出頭。

最新式的帶電噴發動機的清風已經賣到了六萬六千元,依然供不應求。

雄風和颶風的銷量也不少,但是和清風一比好像銷量慘淡的樣子,其實這兩款車年後分別走出去了六千輛的四千七百輛。

如果不是有萬輛銷售的清風遮擋著,這也算是銷售火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