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造著再說,等我真的造出了合格的車,國家能不能生產嗎?”

當時造車的人有很多人都是這麼想的,但都沒有拿到目錄。

南灣是起的早,目錄算是白撿來的。

吉力是2001年獲得了國家生產轎車的牌照,這得感謝華國加入了WTO,否則能不能最終拿到目錄都兩說。

現在離2001也就三年多的時間,一晃悠就過去了。

如果黎福開口,萬峰不介意讓吉力掛南灣的目錄,就算扶持一個兄弟單位了。

雖然吉力開始註定要進入的是低端的轎車市場,但是萬峰還真沒把吉力當競爭對手。

你說是心底瞧不起吧,多少有點。

但主要的是南灣下一步就要進入中檔轎車市場了,和吉力現在的發展的戰略衝突不大。

再說華國這麼大的市場萬峰又不能一個人佔著,他一貫的策略是獨食吃不得。

雖然壟斷能帶了高額的利潤,但同樣會遭到同行的嫉恨。

外國人講究的是贏家通吃,嚴格來說這依然是叢林法則的延伸。

而華國人講究的是天圓地方,中庸之道,融合之道,這和西方人本身的理念就不在一個層面上。

當然,黎福不開口他也沒有主動許諾的必要。

“那黎總,你覺得你們現在造的這款車一旦投入市場會如何?”

說道這個話題,黎福的自信好像減弱了不少。

“說實話我的心裡也是挺緊張的,我就像一個一把梭哈的賭徒,我也不知道命運會給我笑臉還是哭臉。”

“會好的,我很看好你。”

萬峰當然看好黎福了,不看好他會給他那麼大的支援?

他當然不是隨便一個什麼人都支援的。

酒足飯飽之後,黎福陪著萬峰去參觀他的豪情工業園。

這個工業園是打著造摩托車的名頭建起來的,當然裡面還有一部分基地在造摩托。

對於黎福造的那叫什麼吉牌的摩托不管上一世還是這一世萬峰幾乎都沒多少了解,似乎黎福的摩托不往北方走。

按理說現在他就是造摩托的,多少他應該知道黎福造的摩托才對。

但他楞不知道,也不是不知道是沒見過。

在北方市場上確實沒有他們的摩托車。

黎福大概也知道帶著萬峰去看摩托沒啥意思,就只是大概地介紹了一下造摩托車的區域後就帶著萬峰進了轎車基地。

別說豪情汽車基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什麼工序都有,一看就知道是一個真心要做車的人。

在參觀了吉力的衝壓、焊接、塗裝車間後,最後進入了發動機裝配車間。

在這裡他看到了那條來自南灣的發動機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