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湘港理想是一個三方控股的公司,北晶理想,四個港商加上技轉公司。

這三個單位最有實力的其實是技轉公司。

但是湘港理想到目前為止虧了2.5億港元,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至於那四位港商只不過是掛個名頭而已,他們當初被拉來只是為了滿足上市規則的要求,別說沒錢就是有錢也不會借給劉志。

國內再貸不到款,劉志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湘港理想去死了。

如果湘港理想死了,他想把北晶理想變成私企的企圖就得落空。

就在劉志焦頭爛額的時候,那個神秘買家又來了,這次對方把價格提升到了一點四億。

劉志權衡再三,一咬牙喊了個一點九億的數字,如果對方答應,理想電腦的一切就都歸對方了。

買家一點沒猶豫地就答應了。

在雙方律師到場的情況下,現成簽約現場交錢。

簽約完畢,劉志拿著錢去救湘港理想的命,而新買主則開始接受理想電腦的一切。

這個買主自然就是萬峰了。

他花了一點九億元買下了整個理想電腦,包括它們在山前的這塊地皮。

不說電腦的品牌效應,就是這塊一萬幾千平的地皮將來也不值一點九億。

從現在開始,國內的電腦怕是再也沒有華光電腦的對手了。

理想這個品牌總算是到了自己手裡了。

至於劉志將來還能幹什麼這不是他關心的問題。

在貨錢兩清生效的那一刻起,對方的死活和他就沒任何關係了。

理想的事情完結後,他開始轉入另一件事情的運營。

在他收購理想電腦的時候,晶片市場已經過了跳樓價時刻了,但是儲存器市場還在跳樓。

原因是三牲接著這個機會開始了第三次反週期規律圍剿大會。

三牲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孤注一擲地把儲存器的價格壓低出售,現在儲存器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一點九米元。

“三牲這個價格已經確定每根記憶體條要賠四點三米元。”

王文成給了萬峰一個資料。

王文成就是研究這個的,當然對儲存器的成本一清二楚,上下誤差不會超過幾毛錢。

有了這個確鑿的資料,萬峰做的很簡單,他要囤積三牲的儲存器。

三牲不是肯賠錢消滅對手嗎,那就讓它大點賠賠。

看看三牲到底有多大的魄力。

反正三牲是進行發展期規律大戰,應該有多少訂單就接多少訂單。

萬峰在林來嶸手裡現在還有三億米元的儲備,他準備都砸進去試試三牲的魄力。

因此第一筆萬峰就下了五千萬塊的訂單,時隔兩天但儲存器又下降了一米分的時候又追加了五千萬塊。

這一億塊儲存器三牲瞪著眼睛就得賠四點三億米元。

在九四年,就算是有寒國給它託底,這也是一筆足以讓它肉疼的損失。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