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崖市大英鎮境內一共有兩個水庫,一個是因納河水庫一個是轉角樓水庫。

論面積轉角樓水庫面積能大一些,蓄水多一些。

大壩處就在一個村子的上頭,還建有好幾棟樓,弄的像個鄉村小鎮一樣。

這裡還有一個小集市,可以說在當時的農村這裡算是繁華了。

而因納河水庫環境幽靜彷彿世外桃源。

上一世給人家開小翻鬥送水泥的時候,萬峰最喜歡跑的就是因納河水庫的環水庫公路,那叫一個心曠神怡。

現在,響應市委號召,皮卡廠就建在這水庫邊一的群山環抱裡。

萬峰這還是第一次來看看這個分廠。

那條環水庫的水泥路還沒影子,現在只是一條普通的沙土路,別說這個水庫了,現在就是從烏爐鎮到大英鎮之間的公路還是沙土路呢。

都變成水泥路要到二零一零的時候。

沙土路就是修的再平也不如水泥路,這一路東搖西晃的,三十里路走了半個多小時。

這裡離顧巧玲孃家的譚家三隊也不算太遠了,再往前走三四里就到譚家村了。

只是村子雖然還是那個村子,但顧巧玲一家早已不在這裡住了。

打從顧巧玲嫁去了窪後,他哥哥也在窪後成家立業,他們全家在五六年前就離開這裡了。

車子順著路邊的一個像牌樓一樣的大門拐進去一路向西北,又走了大約四五里地就到因納河水庫了。

皮卡分廠就在這青山綠水邊上,離水庫太近是不允許蓋房建廠的,皮卡廠離水庫還有一里地左右的距離。

一里地聽著好像很遠的樣子,但要折算一下單位也不過就五百米而已。

皮卡廠依山而建和它一起建設的還有柴油機廠的分廠。

這個柴油機的分廠建到這裡完全就是跟著皮卡來的,因為這個分廠就生產兩款皮卡用的柴油機:HY480和HY485。

當然是離的越近越好,兩廠還可以共用一個汙水處理池。

其實,把廠子建在這裡會多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的,比如運輸就得多花不少錢。

起碼從紅崖鋼廠拉鋼材就多花不少錢。

從鋼廠到這裡可比到將威遠多了,而且路還不怎麼好走。

不過萬峰和江洪國都沒有怨言,扶貧工作不能斤斤計較。

兩個廠子緊挨著也都依山而建,現在也都建設到了一半兒左右。

因為只是生產皮卡,廠房就選用那種大棚的彩鋼結構,只有一層。

正因為這樣,廠房已經蓋的七七八八了,到九十月份基本也就蓋好了。

當然宿舍是要蓋樓的,皮卡廠也是有幾百人的。

只是這些人從將威來到這裡怕是肚子裡有意見的,這不是問題,多給些工資估計就不是事兒了。

過完年就往這裡搬遷,爭取明年四月份恢復生產。

皮卡雖然被劃到卡車細分裡去了,但是一年依然還十多萬的銷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