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和羅達盛握手:“幸會幸會。”

從握手的時候萬峰趕緊到對方似乎不冷不熱的態度。

“羅先生是做什麼行業的?”出於禮貌萬峰隨口問道。

“交換機!”

又冒出一個做交換機的,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湘港做交換機還真是多呀。

可惜這些性格里缺少科技點的湘港人沒一個把這個行業做出成績的,如果那個時候他們踏踏實實地做科研,這個行業哪裡會有華威和中星什麼事兒。

他們在殖民地裡養成的投機性格決定了他們只能幹撈塊錢的生意,根本不可能做科技方面的投入。

這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如此,而是全部港人的表現,這也是湘港從八十年代繁榮開始到幾十年後被內地超越這幾十年間沒有一家有科技含量誕生的原因。

“羅先生做交換機生意多少年了?哪個品牌是羅先生旗下的?”

順著對方的話,萬峰有一搭無一搭地問。

“前幾年我們也是和你們大陸一個公司合資辦公司的,但是你們大陸人不行,公司賺錢不分紅卻想著搞什麼科研,這不是莫名其妙嗎!”羅達盛言語似乎很有怨念。

萬峰眨巴了幾下眼睛:“羅先生你們的公司該不會是叫中星半導體吧?”

羅達盛一愣:“萬先生知道中星半導體?”

握草!這特麼真是巧出屎了,沒想到在這裡遇到了湘港兩個鼠目寸光的老闆之一。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星通訊當時還叫中星半導體,它是與兩家香港資本成立的合資企業,主要是做多門數字程控交換機。

大陸團隊在最初開發出了五百門數字程控交換機,賺取極為豐厚的利潤。

這個時候矛盾出現了,兩家港資老闆與華國這方的人發生了根本性的衝突。

兩個港資老闆要把利潤分掉,大陸團隊則堅持要把利潤用來研發。

最終雙方徹底翻臉,一拍兩散。

大陸方的帶頭人和為貴帶著自己的團隊離去成立了中星維先通。

萬峰想不到面前這個羅達盛就是當時中星半導體的兩個港資股東之一。

“聽說過,當時它們的五百門交換機可是紅極一時,可惜呀,你們為什麼不繼續經營下去?”

“做生意就是為了賺錢嗎,賺到錢當然要分掉了,還做什麼研發,我們就是再做什麼研發難道還能趕上人家老外?我覺得老外負責研發我們負責銷售就挺好。”

這大概就是湘港人被殖民一百多年後留下的後遺症,他們的骨子裡認為自己不如洋人,當然不會去搞什麼科研了。

“其實,羅先生,您錯了,洋人一點都不比我們華人聰明,我們華國人一樣能搞出偉大的科技的。”

羅達盛一陣冷笑:“那是你們大陸人沒見過世面的認為,大陸的科技和洋人可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遇到了一個極度崇洋媚外的人,這談話還有什麼進行下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