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譚春和李泉王八瞅綠豆,還就對眼了。

這兩個傢伙鼓搗了半天第二天就跑來找萬峰來了,一個是商議選地方,一個是套萬峰口風,看看到底有多少企業能用集體供暖。

如果他們投資建好了,這些企業不用他們就賠了。

“你們知道我為什麼起個集體供暖的念頭嗎?”

李泉和譚春蒙了好幾個答案,都沒蒙對。

萬峰把這兩個傢伙領到外面,指著一個個黑煙白煙一咕咚的那些煙窗說:“我就是想讓這些煙窗不冒煙,你們只要你們不是黑了心了,你說他們能不能用集體供暖?”

這就成了,就是打著空氣汙染淨化空氣的幌子他們也能採用。

“小萬!那麼這個供熱站選在什麼地方,得需要多大地方?”

選在什麼地方,這東西肯定不能選在中心地帶,只能選在偏僻的地方。

現圍繞南大灣只有小樹屯、臥虎屯、周家和大樹屯。

臥虎和小樹屯自動就被甩出去了。

小樹屯是這一片區域的中心,臥虎屯離東山工業區太遠,這兩個地方處於這個工業圈的對角。

這樣就剩下大樹屯和周家了,這兩個村子幾乎都處於南大灣和東山工業區之間。

周家離南大灣近點,大樹屯離東山工業區近點。

這兩個村子幾乎都在溝裡沒有什麼發展前途,初步也就定在這兩個村子所在的地塊了。

具體選在那兒李泉和譚春去選吧,萬峰才不會跟著瞎轉悠呢。

他可不是那種什麼事情都要說算的老闆,正相反,他是一個只提供大概輪廓剩下手下去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去發展和完善。

手下能幹好他憑啥去費那個腦筋?

就像現在,南灣集團的年度財報送來,他只負責看看。

萬峰關心的是南灣集團的盈利情況,別的也就掃兩眼得了。

今年佔據集團盈利大頭的還是摩托車,它已經連續很多年都是集團的盈利龍頭,今天AX100盛世不減,飛躍摩托車一飛沖天銷售二十萬臺。

雖然踏板車只生產了兩個多月,但是也創造了近三萬臺的銷量,

去年摩托車的各項收入總銷售額五十億,實現利潤十三億。

今年摩托車的總銷售額是七十億,實現利潤十六億。

嗯?好像沒有去年的利潤高呀!多了二十億的銷售額,才多了三億的利潤!

今年有長足進步的是電子類了,將來取代摩托車成為南灣集團盈利旗杆的非電子類產品莫屬了。

去年電子類產品取得了十三億元的銷售額,實現利潤四億。

不過去年沒有大哥大影碟機和電腦。

而今年的銷售額則取得了二十四億的銷售額,而利潤卻達到驚人的十億元。

這都是大哥大立下的功勞,還有影碟機的一部分貢獻。

至於電腦…不提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