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股莫名其妙發生的卡拉OK風潮像海嘯一般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左右就從紅崖席捲了北遼,然後竟然蔓延到了全國,先沿海後內地。

於是,只要是叫城市的地方,不論大小,夜晚的大街上都會有幾個這樣露天的卡拉OK點歌攤。

而原來就有卡拉OK服務的夜總會、歌舞廳說明的也都鳥槍換炮,紛紛地換上了VCD影碟機。

這時候的人們才發現VCD影碟機在唱歌方面的好處。

找曲非常的方便,只要把光碟插進影碟機,只需在遙控器上一點就可以任意的選曲。

比錄影機省了倒帶的麻煩,而且在音質方面也比錄影機強了數倍。

雖然畫面的清晰度沒比錄影帶強多少,但是絕對不會出現錄影帶經常出現的那種水紋、抖動和畫面滾動的現象。

就算在價錢方面也沒有比錄影機貴多少。

九二年一臺原裝日笨錄影機也是三四千元,就是單放機還兩千多呢。

這樣一來,影碟機的銷量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迎來了一個小爆發,這期間全國累計銷量達到了一萬五千臺。

這裡包括五一期間籌備的五六千臺銷量。

這樣VCD在全國的累計銷量將近兩萬五千臺。

其實這個銷量也不低了,畢竟它才上市三個月。

三個月能有兩萬五千臺的銷量,就算不怎麼亮眼但也不算難看。

主要是南灣集團其它的產品銷售的太火爆了,幾乎每一樣產品的推出都是供不應求,這樣才顯得VCD像滯銷一樣。

VCD的這股銷售小高潮最大的收益者其實是渤海音像出版社,五月份正月加上六月份前半月,它們的卡拉OK光碟銷售了近十萬套。

它們偷偷生產的那些盜版故事片也銷售了上萬盤出去。

獲利數百萬元。

童思洋樂得夠嗆,臉上成天紅光滿面,連腮幫子上的痣都發著光芒。

他現在就可以確定,今年是渤海音像社一個豐收的年頭,年底一定有數量可觀的獎金。

渤海音像出版社吃香的喝辣的,自然有音像界的人眼紅,吵著要分一杯羹。

華光把VCD碟片的製作權售賣給了渤海音像出版社,當然要找渤海了。

這樣童思洋也就成了忙人。

雖然平時音像界聚會的時候大家在酒桌上稱兄道弟的,拍胸脯胡亂應承一些事情,但在到了關係到自家飯碗的事情就不能馬虎了。

童思洋想了一天,感覺這事兒不太好辦就打電話問萬峰。

萬峰想了想說道:“童社長,VCD光碟的製作其實是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知道原理的能做CD就能做出VCD碟片,我可以很明白地告訴你,明年的這個時期真的盜版光碟就會問世。我所說的真盜版光碟可不是你們這些音像社鼓搗出來的,而是普通人弄出來的,那個時候什麼樣的光碟都會出現,你覺得你該怎麼辦?”

童思洋沉默了一下:“你的意思是就是我們不弄,老百姓也能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