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學,你們在撫順那裡混的怎麼樣?”

萬峰先問了一下陳文心他們現在的狀況,如果人家在撫順混得如魚得水,他想要辦的事情難度係數就會增加。

“還能怎麼樣,就那樣了。”一說這個陳文心興致不高。

一個月一百幾十塊錢,也確實沒啥興趣。

“我有時突然想,我上這個大學什麼意思,還不如在家和我媽開小吃部,一天賺的錢都趕上我一個月工資了。”

陳文心說的也是實情,她家的小吃部就是不賺錢,一個月賺個一千兩千也不是事兒。

一個月就頂她一年的工資了。

萬峰心裡有數了,也就不拐彎抹角了,開門見山:“我集團需要法律顧問,你們倆有沒有興趣來?”

“企業要法律顧問幹什麼?”九十年代初的企業似乎需要法律顧問的根本沒幾個。

“處理合同和專利糾紛什麼的,說明了就是扯蛋的,陪著別人或者是別人陪我們在法律上扯皮。”

“老同學!我考上大學就是為了離開這裡到大都市去,你這又想把我們拽回來?”

“我有那麼殘忍嗎?如果是在這裡我才用不上你呢,送你去一個大城市怎麼樣?”

“大城市?多大?比撫順大嗎?”

看看這出息,撫順算什麼呀!

“我在尚海有一個科技單位,還有工廠,我準備在那裡給你們弄個法律事務所,一年我會給你們一人一萬的年薪,專門幫助我處理法律層面的東西。同時你們這個律師事務所接別的活收入全是你們自己的,怎麼樣?”

萬峰一口氣把條件都列了出來。

陳文心和易華軍對視了一眼。

“尚海!這倒是可以考慮。”

易華軍也開口了:“你們公司在什麼地方?”

“那裡現在還是荒涼地帶,不過用不了幾年那裡就會成為繁華的都市。”

“浦東?”

萬峰點頭:“浦東外高橋。”

關於地點的問題陳文心和易華軍沒有再問,他們也清楚,作為開發區,浦東的將來是值得期待的。

兩個人交替地問了一些別的問題。

到底是當律師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們也會刨根問底地問的非常仔細。

萬峰當場在心裡決定,以後少和這些律師打交道,他們的問題太繁瑣了,太墨跡了。

一個小時後。

“我說二位,該問的問了,該回答的答了,是到下結論的時候了吧?要不,你們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不用研究了,我們決定到尚海去!”陳文心當機立斷了。

萬峰在自己的企業給他們一間門市,不要房租,這麼好的條件,不去不成白痴了嗎!

這很有意思呀,女人做主了,難道又一個妻管嚴家庭即將誕生?

“真的不考慮考慮?我可告訴你們,我在尚海合併了連大帶小六七個工廠,這些工廠合併就會有很多非常麻煩的亂七八糟的事情,你們去了,短暫熟悉後就會接手這些問題,可不會有你們現在這種清閒的日子了。”

這是實情。

這些合併的工廠有工人的合同問題,財產的清理問題,非常非常的多。

足以扒他們狼皮的了。

一人一萬的年薪可不是那麼好拿的。

“不要考慮了,有事情幹總比一天到晚閒死強,我們現在一天到晚閒得骨頭都鬆了。”

那個年代,用到法律乃至律師的地方真不多,人們腦袋裡的法律觀念相當淡薄,當律師是最清閒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