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發現一個規律,每次自己心情舒暢的時候都表示有好事兒發生。

就像現在,他剛打消光著屁股到雨裡撒歡的念頭,就接到了一個電話。

電話是楊麗打過來的。

本廠最不出成績的部門就是楊麗主導的化學部門了,兩年多也沒研究出什麼拿的出手的研究。

不過最近她們也小有成績了。

終於開發出了一塊鋰電池的樣品,不過狀態極不穩定,已經爆炸好幾回了。

幸虧體積小容量低就像放爆竹一樣沒引起什麼後果。

鋰這種元素本身就不是老老實實的東西,它調皮搗蛋一些很正常。

如果它什麼毛病不犯,以後那電動轎車起火找誰去?

再說現在在華國鋰電池是一個很多人都沒聽說過的東西,楊麗她們能搞出來已經不容易了。

正因為華國在這個領域處於空白,萬峰才從來沒有催過楊麗小組。

不但沒催過,平時他都不敢到她們部門去看看,生怕讓她們誤會帶來壓力。

楊麗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前兩天回母校去找她導師去了。

萬峰拿起電話才知道是楊麗打來的。

“萬總!告訴你一個好訊息,我們學校有些今年畢業的同學想到咱們集團來工作,你要不要?”

萬峰有半分鐘的愣神。

有這事兒?他還為劃拉不著大學生犯愁,想不到好事從天而降了。

“萬總!萬總!喂!”

“要要!除了文科的都要。”

文科的人對集團而言就沒什麼卵用了,他又不缺扯蛋的人。

“萬總!沒有文科的,這些同學全是化學電子的物理的。”

“要!有多少要多少,你告訴他們起步工資四百元,按照市場規律逐年遞增,年底有獎金。如果有特殊貢獻,會有更大的獎勵。”

對於這種高階人才,萬峰直接就砸出高於社會兩倍的工資。

渤海理工的這些大學生能到他企業楊麗和秦光輝在這裡所起的榜樣作用功不可沒。

估計楊麗回去說了自己一年多少收入,才讓這些天之驕子動了下凡之心。

不就是錢嗎!這不是問題。

“楊工!估計能有多少人來,有上百沒有?”

“萬總!你這胃口有點大了吧?”

“我倒是希望你的學弟學妹們都到咱們企業來,來一千不嫌多呀!”

“沒有那麼多,六七十吧。”

這也不錯了,起碼今年有六七十個了,今年有六七十明年就有可能六七百,以後說不定還會有六七千。

阿Q精神又佔據了某人的腦細胞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