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0章 差距讓人絕望(第2/2頁)
章節報錯
面對寒國咄咄逼人的氣勢,日笨人馬上就會以低於寒國產品成本一半的價格向市場拋售產品,想把寒國人打出局。
而三牲這時第二次祭出反週期屠刀,反而追加投資。
因為日笨承受的米國反傾銷的壓力比寒國大的多,許多日笨廠商反而先承受不了,其中一些中小廠商紛紛出局。
這就是史上稱為第二次記憶體戰爭。
不過這時候,萬峰和王文成他們只有看得份兒,而沒有進場的資格。
但這也好,他們可以躲在背後默默地發展。
如果一切順利,到91年他們就能生產出1M的DRAM。
等到92年寒國超越日笨的時候,他們估計就能生產2M乃至4M的儲存器了。
當然這也是個燒錢的專案,按照當時華國的物價,萬峰覺得最低也得有兩億華國幣才能達到4M儲存器的階段。
那時候三牲就該推出64M的儲存器了。
92年9月,三牲先於日笨推出了64M的儲存器,正式超越日笨成為DRAM領域的領軍人物。
待三牲推出64M DRAM的時候,萬峰他們應該在向著16M儲存器進軍了。
等三牲九六年第一個推出1GB儲存器的時候,他們基本上也就看到三牲的背影了。
也許有他們在背後施加壓力,三牲的發展腳步放緩也說不定。
一旦對方的腳步放緩,到二零零零年,他們應該和三牲平起平坐了。
他們是這麼設計的也是這麼做的。
第二天嗎,王文成果然把109廠和華光分來的一部分人分成了兩撥。
一撥研發512K的儲存器,一撥直接進軍1M的儲存器。
他則領導512K的儲存器,併發誓要在年底把它搞成功。
而1M組主要是打基礎,待512K組成功後可以無縫對接地進行1M儲存器的攻堅。
在萬峰和王文成討論儲存器的時候。
尚海浦東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
4月18號,盛傳已久的浦東開發終於實錘了。
一時間,全國有無數人像當初湧進深圳一樣湧進浦東。
這些人裡也包括譚勝和他帶領的五個萬峰給他安排的手下。
他們也進了浦東,目標是儘量多地佔領一塊地皮。
這塊地皮不一定要坐落於黃金地段,但一定要大。
能佔多少算多少。
萬峰的計劃是除了蓋一個巨大的科研樓和一個巨大的工廠外,剩下的就投資到房地產裡。
說不定這些房地產專案就能給把他在這裡的其餘投資抓回來。
他沒指望在房地產上發財,但是靠他撈回投資的心思還是有的。
就像他從沒想過玩股票,但不排除遇到好時候進股市去抓一把快錢一樣。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