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進去吧,我們出去找兩個咱們國家人開的餐廳,等找到了我帶你們好好吃一頓。”

“好好!這個主意不錯,老外的食品我們也吃不下去了,最後能找到晚上咱們好好吃吃。”

萬峰和他們揮手告別,在走了幾步後回頭喊住了米廣南:“米總,ASMI是什麼意思?”

“阿斯米或者是阿斯麥。”

萬峰點頭表示記住了,再次回頭往外面走,一邊走一邊回味阿斯米。

阿斯米?阿斯麥?

等快要走出大廳的時候,萬峰才猛地想起這個阿斯米是幹啥吃的了。

這不是後世何蘭大名鼎鼎做光刻機的廠子嗎?

做晶片最關鍵的光刻裝置。

一臺機器賣一點二億米元,這錢讓他們賺得爆呀。

萬峰停住了腳步,腦袋開始急速旋轉。

他在回憶他看過的一篇文章。

他重生前中興剛剛被米國掐了脖子,那個時候他才對晶片產生了興趣,看了無數晶片方面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就提到了光刻機的發展。

晶片製作的第二道最主要工序就是顯影,就是在光刻膠層上刻畫幾何圖形結構。

七十年代,這道工序利用的技術是透鏡式顯影裝置。

飛力鋪在七十年代初開始研發透鏡式非接觸光刻裝置,並且在七三年左右推出新型光刻裝置。

雖然在整體效能上取得了成功,但成本昂貴且存在一系列的技術問題,難以商用推廣。

同時期,米國和日笨的一些廠商則解決了接觸式光刻機上的一系列問題。

飛力鋪認為這款光刻機已經沒有未來了,就關停了這個小組。

這個時候阿斯米就出現了。

當時的阿斯米初期只是一家半導體裝置代理商,後期進入晶片封裝領域,現在已經擴大到了前道裝置。

當他們得知飛力鋪的這個計劃後,認為飛力鋪的研究很有價值就興沖沖地跑來了。

飛力鋪本來的鐵了心的要關閉這個專案了,但架不住阿斯米的軟磨硬泡,在八四年左右就把這個專案以很低的價錢轉讓給了阿斯米。

阿斯米覺得自己能研發成功,就砸錢研究。

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滴。

阿斯米一接手就面臨了幾個問題,第一是技術落後,飛力鋪研發這技術畢竟是十多年前了,在漫長的等待中已經過時,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了。

第二個就是市場飽和,當時市場上有好幾款光刻機在競爭,日笨的尼康、佳能還有米國的GCA、ASET、伊頓、Ultratch以及還有一家民主得國的企業。

他們賣的都是接觸式光刻機,幾乎已經瓜分了所有的市場份額。

最後一個問題當然就是沒錢了。

阿斯麥折騰了幾年現在應該是瀕臨破產了。

回憶完畢,一個問題浮上萬峰的腦海:它們跑到這裡來幹什麼?

看那樣子肯定不是來推銷產品,因為它們根本就沒帶產品。

既然不是來推銷產品,看那樣子莫非是準備把這些技術拿出來換兩個錢?

萬峰的心沒來由的跳動起來。

他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

“回去!”萬峰突然說了這麼一句後,轉身再次朝西區展廳走去。

韓廣家楞了一下,無奈地搖頭。

這貨腦袋裡又想起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