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米廣南在摩托車車間裡參觀的時候看得非常仔細。

雖然他的專業和摩托車隔著個喜馬拉雅山,但他依然問了很多的問題。

問題不侷限於摩托車,有技術層面的管理層面的甚至包括員工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

並著重問了獎勵方面的事情。

“有些話本來我是不該說的,但是米總既然問起了不說吧顯得我沒有誠意,那麼我就說說吧,但我希望我的話能哪裡說哪裡了,這個要求不算高吧?”

現在就三個人:萬峰、米廣南和萬首吾,萬峰的話自然是說給米廣南和萬首吾聽的。

“沒問題,回去後我們保證不該說的不說。”

萬峰點頭:“我選擇相信,上午你們來的時候我不是領著一群人去慶祝嗎?這群人在今天上午研發成功了一個摩托車的發動機型別。這個型別是我們廠未來很重要的一個延續專案,具體什麼型別我就不說了,就說說獎勵吧,這個專案的獎勵我準備頒發八十萬的獎金,全部獎勵給這個小組的人。”

“這個小組有多少人?”萬首吾問了一句。

“三十人上下。”萬峰也不太清楚陳道領導的摩托車發動機部門具體有多少人,只是知道個大概。

即使這樣一個人也能分到兩萬多的獎金,這個數字對米廣南的衝擊相對較小,但對萬首吾的衝擊就比較大了。

萬首吾身在國企,國企還是大鍋飯體制,不管是工人技術員還是廠長,之間的工資獎金都差不多,就是有差距也不是太大。

所以,國企的人誰要是一下拿到了幾萬塊獎勵,絕對在廠裡掀起軒然大波。

這個時候要講風格講奉獻之類的話就出來了,最後給你個三頭五百就不錯不錯了。

一想到這裡萬首吾暗暗嘆口氣。

“每一個專案成功都獎勵這麼多?”

“也不是,我們廠同時在研的專案有很多,專案有大有小,大的專案有上百人,有些小的專案就十個八個,所以獎金不一樣。”

“是按人頭算的嗎?”

萬峰笑了:“有這方面的因素但還是按研究專案的價值來決定的,重要的能讓公司高速發展的專案當然就會多一些,相反的科研不是很重要的就會少一些,這麼說吧,在我們這裡只要研究出來的東西能申請專利都是有錢拿的。”

別說什麼假大空的大話,有獎金研究人員才有積極性。

國企的情況萬峰不太瞭解,但像他這樣的企業如果沒有重獎刺激,哪裡能研究出什麼成果。

南灣廠通常十幾個人挑一個專案並且還能在一兩年內就出成果,沒有積極性怎麼實現?

那積極性又從何而來?

對於研發萬峰向來不吝嗇錢。

南灣廠現在亂七八糟的專利也是申請了不少了,大概也有幾百項了。

“獎金的事情就聊到這裡,我想問一下你公司一年用於研發的費用能佔到利潤的多少?”

萬峰想了一下回答:“不低於百分之十,將來會達到百分之二十。”

去年南灣廠的所有各個專案的利潤之和是兩億五千多萬。

大概的算一下用於科研方面的費用超過兩千萬。

實際情況有可能多有可能少,具體的資料諸勇清楚,萬峰就是看了也沒記住。

“在華國像這樣有膽識肯投資搞研發的民營公司真的不多,我非常喜歡你們廠的這一點。”米廣南由衷地說道。

他現在在臉響裡主管的就是科技研發,剛開始的時候劉志還是百分百支援的,什麼計劃都批。

但是從去年開始,他發現他的一些申請專案劉志批的就不是那麼痛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