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璇搬到傳呼臺去住,最難過的無疑於是欒鳳的母親。

欒鳳的母親簡直拿張璇當自己的第三個女兒,對張璇比對欒鳳還要好。

欒鳳就曾經質問過母親她是不是親生的。

張璇之所以要自己做生意搬出去住,大概心裡也怕哪一天到來無法面對欒鳳母女的意思。

吃完飯,萬峰和欒鳳沿著房後的小道到窪後和山後之間的山嶺上散佈。

窪後集體生活水準提高後,有閒情逸致的人多了起來。

每天早晨和晚飯後,這山嶺上有不少人跑步散佈什麼的。

欒鳳挽著萬峰的手臂,腦袋歪在萬峰的肩膀上,一副小鳥依人的樣子。

這絕對是假象,千萬不要不要被欒鳳現在的樣子迷惑。

這一秒她是小鳥依人了,下一刻說不定就大鵬展翅了。

前提是在她小鳥依人的時候別去扒她的毛,她就展翅不了。

欒鳳心情很好,一邊走一邊講服裝廠裡誰誰誰的故事,講到高興處還發出咯咯的笑聲。

兩人一直溜達到天黑透的時候才回家去睡覺。

第二天早晨,總是五點鐘左右就醒來的萬峰破天荒第一次到六點半才被欒鳳叫醒。

“叫你吹牛,看看是起來晚了!”

這女人還有臉說,這不特麼都怨你瞎折騰嗎!

吃完早飯,兩人開車來到了南大灣。

在服裝廠門口欒鳳下車進了服裝廠,萬峰開車走向南灣廠,在進南灣廠的那一刻他掃了一眼坐落在南大山半山腰上的好利傳呼臺。

由於綠樹環繞的原因,那棟小樓只能看到個紅瓦的樓頂。

上午,萬峰把剷車發展部門的人合併到農用車部門,正式成立了汽車發展中心。

第一個計劃就是生產一百四十馬力的六噸載重卡車。

萬峰把他的要求一條條地寫了出來。

尖頭和平頭兩種車型。

發動機採用根據卡瑪斯七噸卡車的發動機而自行研製的6105發動機,140馬力,扭矩392NM,六檔變速箱。

八噸級減速後橋,配備90020輪胎。

設計時速一百到一百一十公里。

車型有普通和自卸兩種。

這就是萬峰對南灣廠首輛汽車的大概資料要求。

一年內看到樣車,兩年後開始投產。

在該車型投產後就開始下一個車型的研究以及下下個車型的規劃。

用的思路就是使用一代、研究一代、規劃一代的策略。

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有各種型號的卡車投放市場。

同時,對照那輛被大卸八塊的伏爾加,進行小轎車的研究。

這輛車被拆卸後,南灣廠已經取得了這款伏爾加小轎車的各種資料,但因為沒立項,並不算是正式的研究。

現在萬峰正式立項,希望在三年的時間裡看到樣車,雖然在九五年前沒有投產的計劃,但是技術積累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