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都是京城的無線電廠、半導體廠的廠子,其中就包括後期叫京東方的774廠。

774廠曾經是華國最大的電晶體廠,現在依然是電晶體生產的老大級別。

萬峰幾乎再京圈轉了個遍,廣交天下朋友。

當然現在還不能算是朋友,僅僅也就認識而已。

為了顧及影響,這些人萬峰也沒有請吃飯也沒有送禮,頂多見面的時候撒兩包煙。

當然這些天萬峰混在一起最多是寶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個馬姓的經理。

他也給萬峰介紹了不少半導體方面的牛人給萬峰認識。

萬峰沒送什麼禮物給那些廠長經理什麼的,但是私下裡可是給了這馬姓經理不少東西。

名義上是感謝他介紹了不少人給他認識。

但暗地裡有什麼目的萬峰可對誰都沒說。

當這一圈轉悠完的時候,蘇方代表團坐著會飛的機也來到了北晶。

再過一個月,西方國家再次開始對華制裁,從八零年開始的華國和西方的短暫蜜月期到此為止。

華米兩國曆時四年半,耗資兩億美元的和平典範無疾而終,寄予軍方厚望的尖八二胎死腹中。

這樣一來做為兩手準備的蘇27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當然軍方雖然做了兩手準備,但是還沒料到華米兩國的合作這麼快就結束了。

若不是華國人天生的謀定而後動,這下子可真的手忙腳亂了。

蘇方到達後經過一天的短暫休息後,便在華方人員的陪同下走訪了當時名聲最響的大珊欄。

主要是看看華國的市場上都有什麼貨。

這一看之下蘇方人員下巴差點驚掉下來。

琳琅滿目、目瞪口呆、呆若木雞、激動不已。

想不到華國的市場上竟然有這麼多式樣的貨物,很多貨物同一個物種竟然有多達十幾個廠家十幾個樣子。

這些貨物在他們蘇聯是不可想象的。

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知道以貨易貨這個形式太明智了。

就是華國給他們米元,他們也是得用來買物資。

哪裡有華國這麼品種齊全的貨物?

起碼經互會內是不會有這麼齊全的物資的,至於西方世界,他們就算有錢人家也未必會賣。

蘇方的隨行人員寫呀寫記呀記,記了半天白忙活了,華國這邊已經把主流的商品彙編成冊,印了一本小書。

蘇方不知道,瞎忙了半天。

蘇聯人關起門來研究了半天,也不知道最後確定了什麼商品。

後世網上流傳的蘇方交易了三樣東西:手電筒、暖水瓶、裘皮大衣。

對這個傳言萬峰表示不太信。

他和蘇聯打過交道,手電筒和暖水瓶都有過交易,但裘皮大衣卻是一件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