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錢的鎖鏈(五更完畢)(第1/2頁)
章節報錯
排除幾十年前愛迪生研究的那些電動汽車外,真正意義上第一輛現代的電動汽車是在八年後的九六年誕生的。
當時米國的加州政府為了降低汽車尾氣對公眾的危害,頒佈了《零排放法案》。
法令規定到2003年,加州零排放車輛的銷量要達到汽車總銷量的10%。
這就是在這種前提下,世界上第一輛真正意義上的電動汽車通用EV1誕生了。
通用EV1第一代是由32塊鉛酸電池作為主能源,車體自重一噸,一次充電可以行駛144公里,最高時速八十公里。
但是這款汽車並沒有在米國流行起來,因為動了石油巨頭們乳酪的原因,它最後被扼殺在搖籃裡。
在電動汽車領域,華國的研究並不比米國人落後,相反還有提前。
因為在EV1出現的前兩年,國防科工委、北京理工大學和米國西屋公司已經造出了華國第一輛新能源客車:遠望號。
可惜的是,由於受制於價格、市場等因素的影響,該產品最終沒有成功推向市場,但卻為公司的新能源汽車研發提供了技術儲備,其中一項就是動力電池技術。
萬峰這個時候如果說他要造電動汽車,確實有被人嘲笑的資本。
但這並不能打消他要做動力電池的念頭。
“大家知道,現在市面上技術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蓄電池就是鉛酸蓄電池,但是國外已經在研究氫鎳電池和鋰電池了,所以我們要研究的自然不是技術成熟的鉛酸電池,而是下一代電池,鋰離子電池。鋰電池有工作電壓高、體積小、質量輕、能量高、無記憶效應、無汙染、自放電小、迴圈壽命長等優點。當然國外在這個領域也是起步不久,希望我們也能在這一領域有所作為。”
這些大學生雖然對電池的瞭解不多,但是對鋰電池還是有些瞭解的,鋰電池在一九七零年被髮明出來,至今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
“萬總,你的意思是要重點研究鋰電池?”
當然要研究鋰電池,因為二十八年後,華國工信部出臺了一個政策::低速電動車必須搭載鋰電池,拒絕鉛酸電池作為動力源。
雖然在前期用鉛酸蓄電池可以渾水摸魚一段時間,但長久下去終究不是辦法,那不如一開始就押寶在鋰電池上。
“對!但鋰電池也有很多品種,我們要研究的是其中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不知大家知不知道?”
後世華國國內在鋰電池上有建樹的著名企業有兩個:比亞蒂和寧得。
這兩個公司走了兩條不一樣的道路。
比亞蒂走的是磷酸鐵鋰電池。
而寧得則走的是三元鋰電池的路子。
各自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萬峰準備把這兩條路都實驗一番,最後確定最優先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