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 許斌的錄影廳(第2/2頁)
章節報錯
把這茬忘了,搬家是要選黃道吉日的。
“既然沒搬家我陪你去買彩電和錄影機吧。”
這個許斌沒有表示反對。
在個體還沒有經營家電業的八七年,要買這些家電產品就只能到國營商店去買。
窪後工業集市裡有紅崖百貨大樓設立的一個家電攤位,在那裡就可以買到電視機和錄影機。
萬峰帶著許斌和小樹屯的幾個小夥一路嘻嘻哈哈地來到窪後工業集市,走進了那家家電經銷處。
這裡的人還真不少,但是大多都是買電視機和錄音機的。
這些買電視機的群體以附近的本地人為主,但也有外地在窪後上貨的客商。
買電視機則買什麼樣的都有。
有錢的買彩電,沒錢的買黑白。
像萬峰和許斌這樣奔著錄影機使勁兒的倒是不多。
一臺日笨原裝的錄影機四千多元,這可不是一般人家能享受的起的。
錄影機這裡只擺了幾臺樣機,品牌有松下、日立三洋等。
萬峰挑選了一臺松下L15錄影機,三千八百元的價格可比兩年前張石阡從南方給他捎來的錄影機便宜多了。
挑好了錄影機又花了三千多元買了一臺24英寸的熊貓牌彩色電視機。
24英寸的電視機就是當前市場上能買到的最大尺寸了,但是用來放錄影依然不夠。
第一代背投影電視誕生於八十年代末期的日笨,現在華國的市場上還看不到它的影子。
背投影電視的尺寸能達到四五十寸,但是市場上沒有就等於零了。
在沒有背投電視出現前只能用彩色電視機了。
但就是有現在許斌的投資也不一定能買,那玩意可比彩電貴多了,最初都是上萬元。
等到了九十年代背投就會出現在市場了,那時許斌也有了積累再投資也不遲。
反正錄影廳這玩意會持續到九十年代末期VCD出現後才會式微。
有了錄影機沒有錄影帶也是白費,雖然這裡也有賣錄影帶的,但萬峰沒在這裡買。
國營商店裡的錄影帶太貴了,一本八十多元。
集市裡有賣的才三十多元,差價太懸殊了。
一行人又來到了大集裡,在小家電區走進了一家專賣音像製品的商店。
這個店就是當初萬峰賣錄音機的商店,當萬峰的小電子廠搬遷到南大彎的時候這個店萬峰就盤給了一個叫嚴濤的人。
店裡依然是以銷售錄音機和錄音帶為主,但從今年開始也出現了錄影帶。
當然都是盜版的,此時南方已經有人開始用最原始的方法生產盜版錄影帶了。
就是用機器和機器連結一本一本地進行翻錄,最初的盜版錄影帶都是這麼來的。
嚴濤的店裡錄影帶的品種有三十多樣,大多都是湘港武打片。
這就沒什麼可挑的了,一樣一本又花了一千多元。
把這些東西僱了一臺走貨的三輪子拉回許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