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自保的能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君子蘭這玩意屬於舶來品,它的出身可是來自非洲,偽滿洲國時它是上流社會人附庸風雅的一個媒介。
後來流落民間,就成為了百姓家裡的觀賞之物。
在七八年,常春就有小規模的君子蘭交易,當時的價錢就已經超出了人們的認知,但還處在理性的範圍裡。
萬峰去年夏天來的時候,透過人介紹找到了一個賦閒在家的老花農,談好了僱傭條件。
因為萬峰不在這裡,他和這個叫鄭躍先的老先生簽訂了合同。
有鄭躍先在二三月份購買種子育苗,萬峰到四月份時來給這些小苗分盆。
萬峰選擇的這個時間段正好是君子蘭的一個拐點,八二年常春市政府頒佈的限價令,規定一盆君子蘭的價格不能超過200元。
這個價格讓常春的君子蘭市場始終處在低谷之中。
後來有一個叫郭義的人發起了一項搶救國寶大熊貓的君子蘭義展捐款活動,接著拯救大熊貓的名義給君子蘭張目。
據說門票收入近兩萬員,這讓常春市政府看到了人們對君子蘭的熱情,開始逐漸放鬆對君子蘭的一些條件限制。
萬峰就是掐著這個時間節點進入的。
這個時候正是處於不早不晚的時候,早了投資週期長變數大,晚了所有的成本都增高。
八三年四月十號常春市政府給君子蘭制訂了收稅規則,也就是說從這個稅收制訂開始,君子蘭的市場限價令也就剩了一張空文。
專門為一種花卉制訂了稅收,這在當時的華國絕對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政策。
常春市政府借鑑的是荷蘭的鬱金香,在看到君子蘭的廣闊前景後也準備把君子蘭像鬱金香那樣打造成當地的代表。
只是不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研究鬱金香曾經的崩盤事件,如果研究了不知道還會不會有這種動機和想法。
在這個規則頒佈後的五月份開始,君子蘭的價格就開始一路走高,一直走到人們需仰視才見的程度為止。
而八四年十月十一號當常春市宣佈將君子蘭定為市花的時候,君子蘭就開始真正的瘋狂了。
鄭躍先以前是國營花卉公司的員工,八一年的時候退休就在家閒著擺弄花玩。
他的家也在郊區住,而非常湊巧的是他家離三岔河也就幾里地遠。
當去年夏天萬峰找上他的時候,他不清楚萬峰是透過什麼渠道找到他的。
鄭躍先在家裡自己搭建了一個玻璃制的暖窖,面積不大,也就二十平方米的樣子,裡面載滿了各種各樣的君子蘭。
他現在擺弄君子蘭主要還是個人愛好,抱著退休了閒著也是閒著的心思擺弄著玩,能賣就最後不賣也沒當回事兒。
萬峰就是這個時候找到了他。
萬峰直接就以一塊錢一粒種子的價格收購了鄭躍先這些花卉到時候能生產出的所有種子,並約定鄭躍先幫助他育苗,到來年四月份由鄭躍先負責移栽定植,並以每月一千元的月薪聘請他為自己管理這些君子蘭。
在君子蘭還沒起價的時候,萬峰給的這些條件是鄭躍先無法拒絕的。
萬峰到三岔河後,買了兩千多個泥瓦盆,僱人把鄭躍先給他育好的苗移到大棚裡分盆。
君子蘭種子育出的花苗到破土一公分後要進行分盆,就是把原本聚集在育苗箱裡的小苗按照每盆六七棵的規模移栽到花盆裡。
待這些小苗長到四五公分高的時候再移栽一次,叫定植。
定植就是一個花盆裡只有一株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