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年四月,輕工業部在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行的全國第一次五省市服裝鞋帽展銷會,盛況空前,很受群眾歡迎。

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同志也前往參觀,給予指導,在展銷會期間,上海市手工業管理局還組織了全國第一支服裝模特表演隊到會表演,展示他們的服裝新款式、新產品,擴大了銷售量。

可惜峰鳳服裝廠是個體經營沒資格參加這樣的盛會,否則可以藉助這個平臺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服裝廠現在兩班工人二百多人,這些工人不能一天到晚的老幹活,適當的也要給她們組織一下活動,放鬆一下精神。

萬峰也在想要不要也搞一個模特隊什麼的,雖然他們的產品供不應求,似乎也不需要什麼模特隊,但他想給這些姑娘一個展示自己青春和美麗的機會。

再有就是這些姑娘們的業餘文化生活。

服裝廠的女人們年齡小的十七八歲,大的二十二三歲,並且百分之九十都是未婚,她們有充沛的精力需要宣洩。

雖然服裝廠在防範亂七八糟上做的不錯,但是萬峰知道堵不如疏,光堵不疏不是什麼好辦法,應該給她們一些正確的宣**力的方法。

大隊的這個院子有足夠的寬度和長度,萬峰認為應該充分地利用起來。

吃完飯,萬峰迴窪後僱了一輛三輪車來到了縣城進行了一番採購。

他買的這些東西是集市上沒有的品種,主要就是體育用品和一些樂器。

體育用品包括排球、乒乓球、羽毛球。

樂器則是一些民族樂器,當然也有吉他和定音鼓以及電子琴什麼的。

鐵壁阿童木裡的卡西歐電子琴,非常的貴。

這些東西花了萬峰好幾千塊錢,主要就是這臺電子琴值錢。

食堂那排廂房放電視機的那間大屋子就成了這些樂器的放置地,萬峰打算挑一些有音樂舞蹈天賦的姑娘組建一個音樂舞蹈隊,聘請一些音樂方面的人來教授她們唱歌跳舞演奏。

萬峰相信如果他願意,在這些人裡培養出個歌星什麼的也不算難事兒。

如果培養好了,將來自己錄個錄音帶什麼的拿出去賣還剩了請歌手的錢了。

夜班的姑娘們對萬峰買回的那些音樂愛不釋手,摸摸這個看看那個一副沒見天的樣子。

一個姑娘把吉他從套子裡拿出來,一扒拉琴絃嚇了一跳。

“萬廠長,你買的這些東西你會弄不?”有女工問。

萬峰搖頭:“不都會,很多都不會擺弄。”

“這個你會嗎?”剛才把吉他扒拉出動靜的女工兩手捧著吉他問。

八三年吉他這東西絕對是個新鮮的玩意兒。

萬峰買回來的樂器中像笛子二胡這些東西姑娘們認識,但電子琴和吉他她們就很少看過,就是電視上都很少有這東西露面。

不過吉他這東西萬峰倒是會擺弄。

上一世念高中的時候,如果沒記錯應該是八四年的夏天,不知道從哪裡刮來一股歪風校園裡就實行起了彈吉他。

很多同學都人模狗樣地肩膀上掛著把吉他裝模作樣。

萬峰當時已經是十年級的學生,宿舍裡一個姓呂的和一個姓吳的學生各買了一把吉他,好像是三十七元。

當時學校每個月有八塊錢的助學金,這兩個傢伙攢了四個月,自己又省吃儉用地舔了五元買回這倆個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