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部三樓的會議室裡擠滿了人,連走廊和娛樂室也都是人。

萬峰就納悶了,平日也沒見這麼多人呀,這怎麼一到分錢人就都出來了。

分紅是以獎金的名義發放的,作為窪後的最高領導者,張海在窪後的社員面前做總結性發言。

“今年是我們窪後實行聯產承包後的第一個年頭,大概很多父老鄉親心裡沒底,不知道我們今年的收益如何,現在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大家,我們今年各個生產部門的效益普遍很好…”

接下來張海就開始一項項地公佈各個專案的收入情況,魚塘收入多少錢、磚瓦廠收入多少錢、膠鞋廠收入多少錢、機械廠收入多少錢…

這裡面的大頭的機械廠,其次是膠鞋廠,磚瓦廠的收入也還湊合,至於魚塘的收入可以忽略不計了。

收入最多的反而是見利最晚的機械廠,從拖拉機生產出來到現在,四五個月的時間,拖拉機一共銷售出去三百臺左右,僅此一項就帶來了三十多萬的利潤。

除了被張海還了幾萬的貸款後,賬面還有二十多萬躺在哪裡。

膠鞋廠自從新裝置上來後產量直接翻番,每天也有上千元的利潤,除了收入買裝置的投資外也積攢下了幾萬元的收入。

在剔除了萬峰的分成和上繳的利稅後,窪後還有二十五萬七千的結餘。

這些錢讓窪後的社員們驚呆了,想不到小隊竟然這麼有錢了。

“這些錢我們要預留一部分作為週轉資金和一些專案的研發費用,我和小萬以及會計出納商量了一下,這部分提留款項的數目是十二萬,餘下的錢將以獎金的形式平均發給在隊裡所有企業工作的社員,這些工人不管是本隊的還是外隊的,只要是在窪後的企業工作的就人人有份,希望窪後本隊的人不要在背後說三道四的,影響團結。”

這個數目是經過研究決定的,按照萬峰的意思是要留十五萬,因為單是機械廠的週轉資金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張海和會計一算剩下的十萬多若是發下去連臺電視機都不夠,怎麼也得夠買臺電視機的錢才行。

因此也就預留的十二萬。

窪後所有的企業裡,磚瓦廠有七十多人,鞋廠去年的工人有八十人,加上機械廠的一百多人,一共有二百五十八人,加上張海和會計出納一共是二百六十一人。

這裡面不包括在隊裡所有企業什麼也沒幹的人,不過這樣的人家幾乎不存在,窪後所有一百多戶人家,每家最少也有一個人在隊裡的企業幹活。

這樣每個工人可以分到五百二十四元的獎金,正好夠買一臺電視機的。

社員們一聽每個工人能分到五百二十四元,個個眉飛色舞。

接下來就是分錢了。

會計就坐在小隊的財會室裡,張海喊一個名字就發一份錢,獎金一直髮到下午才發放完畢。

有錢的社員出門就到集市上進行了一番搶購,很多好吃的東西都被他們買走了。

窪後勞力多的人家這一次就能分到上千元,比如萬峰姥爺家,小舅加姥爺就分到了一千元。

小舅母因為是在欒鳳服裝廠幹活,因此隊裡的獎金沒她的份兒。

小舅門已經升級成了母親,現在一天到晚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著兒子像白痴一樣的笑。

“咱們今年是不是也發點獎金,別讓咱們的工人心裡失去平衡。”看到小隊發獎金了欒鳳有點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