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那玩意好像挺有意思的,打算弄點回去做幾件棉襖什麼的,看看行不行。”

萬峰這回可沒說假話,他確實是準備弄回去做棉襖的。

反正被服廠已經做過棉襖了而且失敗了,所以他也不怕對方知道。

“那玩意我們做過棉襖,不行!”

那是你們不行不等於我們也不行。

“我想買點回去試試,反正你們也不要了放那爛著也是爛著不如轉手給我們一些,這樣你們也算是回收了部分資金不是。”

人造棉這事兒是劉蘭渝心裡一個傷痛,當初人造棉一出來的時候她認為這是一個有前途的材料,就力主引進。

但是它們卻沒有計劃指標,她就託人走後門買了一批,不想做出的產品市場反響不好這些材料就積壓在那裡了。

工廠裡一些反對她的人就藉機跟是煽風點火了一回,就是到現在這事兒也買擺平。

現在依然有人到輕紡局去告她濫用職權給工廠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

如果能把這個包袱甩出去她當然願意了,既堵住了那些反對她的人的嘴,又收回了資金。

“那你們想要多少?”

“不知這些人造棉當初你們是什麼價錢進來的,我要看一下價錢再做決定。”

“好像是…我去問一下。”

劉蘭渝很快出去又很快回來:“當初進這貨的時候是一元六一米。”

這個價錢可是比市面上百分之九十的布料零售價都貴呀!

萬峰在心裡算計做一件滑雪衫的成本,一件半截子棉襖裡外兩片需要五米多的布料,裡面的人造棉裡子大概也得三米多,再加上成本。

一件滑雪衫的成本將近九元,這個成本似乎高了,但也不是不可以接受,買一件軍大衣還二三十元呢,至於呢子大衣那都是過百元。

滑雪衫做出來在城市裡賣到十五六元應該沒有多大問題。

“那你們這裡有多少米的人造棉?”

“大概有六千多米。”

一萬多塊錢,對一個工廠來說這個數目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劉姨,這個東西能便宜吧?”

在萬峰的預測里人造棉是肯定不會便宜的,這玩意是劉蘭渝親自拍板引進的,它放在倉庫裡爛著行若是便宜處理了這不打自己的臉給那些反對派落口實嗎。

“不行,這個更不能便宜。”劉蘭渝的話語氣堅定沒有一點回旋的意思。

“劉姨,這就沒意思了,縫紉機不能便宜也就算了,人造棉也不能便宜?你們這可是處理的東西!說不好聽點就是扔貨,扔貨你還當著新貨賣這不符合商業規律。”

劉蘭渝也知道這個道理,縫紉機雖然五十元但確實是處理價,人造棉卻是一點都沒處理。

“劉姨,你這人造棉除了我們要之外我覺得沒有人會再要,遼南的冬天是非常短暫的,真正穿棉襖也就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遼南地區不比萬峰的家鄉龍江,龍江那裡的冬天可是從十一月份一直延續到來年的三月,人們有四個多月的貓冬期。

而遼南這裡也就是進臘月到二月二這段時間最冷,過了這段時間就根本不需要棉衣了。

劉蘭渝心裡也明淨的,這回如果不能把這燙手山芋弄出去,怕是再沒有機會了,就是有那也是明天冬天的事情,那時候她還能不能繼續當廠長都是問題。

要不在縫紉機上再放一放,反正那些縫紉機都是些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