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河姆渡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萬峰微微一笑:“我不是工廠的,是走親戚,大哥你是什麼地方人,聽口音好像是南方人?”
“哲江餘姚。”
“餘姚,有河姆渡古文化遺址的那個餘姚?”
對方立刻紅光滿面:“小兄弟你知道河姆渡?”
臥槽,課本上都有這有什麼奇怪的。
萬峰點頭。
“我就是河姆渡鎮的,遺址就離我們家幾里地遠,那裡有一個博物館,據說過幾年還要建更大的博物館。”
對方叫何永利,兩人就著河姆渡話題扯了一陣閒篇,萬峰沒去過河姆渡所以只能聽對方狠狠地介紹了一番河姆渡的歷史,也不知道何永利說的是真的假的。
“大哥,你是在什麼廠子工作的?”
“我是推銷注塑機的,也不知道這次能不能有生意。”說到生意何永利的紅光滿面就褪色了不少。
注塑機?又名注射成型機或注射機,是將熱塑性塑膠或熱固性塑膠利用塑膠成型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塑膠製品的主要成型裝置。
這似乎有點扯了,就算餘姚是後來聞名全國乃至世界的塑膠之城,但那是九四年以後的事情。
可現在在八零年就出現了注塑機這是不是有點扯了?
國家到是在五幾年就能生產注塑機了,但好像和餘姚沒什麼關係吧?
“你們廠生產的注塑機都能幹什麼呀?”
“做個塑膠盒塑膠桶什麼的?”
“就能幹這個?”
何永利似乎有點不好意思:“還能幹一些別的,但也都是小玩意兒。”
塑膠在八零對百姓來說還是不太多見的東西,平日的生活中幾乎很少看到它的影子,就連地膜這種抵擋的東西都還沒有出現。
不過用不了兩三年,當國家一批聚丙烯企業開始投產後塑膠會以鋪天蓋地之勢進入社會進入尋常百姓家,由此無數的塑膠製品會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這也是一個商機,就算幹不了別的就是造塑膠桶一年也能弄出十幾萬吧。
“你們的產品沒有銷路?”
“唉!我們是一個鎮辦企業,不在國家計劃之內,就只能自己找銷路。”
和孤山機械廠的一回事兒。
“那你們的機器賣多少錢一臺。”
“有兩個型號,一個大型的三千多,還有一個小型的一千五百多。”
“如果買了你們廠的產品,你們能供應原料嗎?”
何永利搖頭。
怪不得沒銷路,沒有原料誰買這玩意回去當畫看呀?又特麼不好看。
“何大哥,你給我留個地址以及你們廠子供銷科的電話,興許回去我幫你推銷一下看看。”
對於萬峰能幫助他們推銷機器何永利是不信的,但寫幾個字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何永利給萬峰留下了他們廠子銷售科的電話和工廠地址。
這東西現在對萬峰來說也就是個參考,現在用不上不一定將來就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