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八零年一個白紙一樣的年代(第2/3頁)
章節報錯
經過十多分鐘的回憶萬峰總算確定了他是真的重生了,他回到了十三歲的時候。
面對重生這個問題,萬峰起初是彷徨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眼下的處境。
上一世的萬峰過得中規中矩窩窩囊囊,在農村處於中下等收入水平,一生平淡無奇。
說實話那不是萬峰想要的生活。
但是能力所限他又折騰不出什麼浪花,也就只能渾渾噩噩了。
原以為這輩子就這麼著了,但是竟然既發生重生這樣荒唐的事情。
可是這個重生的年齡也太讓人蛋疼了,也太小了!十三歲他能幹什麼?那怕把他重生到十六七歲的時候也行呀!
想到這裡萬峰的心不但沒輕鬆反而沉重起來。
萬峰的姥姥家在北遼省南方的海邊。
從萬峰家居住的龍江省吳縣到他們一家此行的目的地:北遼省南部海邊河莊市勇士公社一個叫窪後的生產隊,雙方之間的距離三千五百里,坐火車要三天三夜,中間在哈濱市要換乘由哈濱市到北遼省海濱城市大彎市的列車。
在換乘列車後又過了一天一夜後他們在一個叫蓋州的地方下了火車。
萬峰的佬家紅崖縣不通火車,他們只能紅崖縣的鄰縣蓋州下車然後改乘客車到紅崖,蓋州和紅崖之間的距離是二百四十里。
又坐了大約四個小時的客車,大年初一中午時分一家四口終於來到了紅崖縣。
那時的鄉還叫公社,萬峰的姥姥家所在的勇士公社離紅崖縣城五十里與孤山公社接壤,多年後勇士公社這個名字被另一個名字吳家所替代,又過了些年兩個公社也合併到了一起。
萬峰的姥姥家就住在兩個公社的交界處,若論直線距離孤山離他姥姥家更近一些,因此他們是在孤山公社車站下的車。
剩下的路就只能靠兩條腿走了。
穿過一片河邊的果園,走過那條叫因吶河的河又經過一個叫山後的生產隊,經過三天三夜的跋涉他們終於在初一到了姥姥家將威大隊窪後生產隊。
窪後生產隊是一個住戶比較分散的生產隊,沿著一條土路哩哩啦啦的人家從東頭到溝里拉出了一個大約兩裡地的陣線。
萬峰的姥姥家住在最東頭的第三家,從姥姥家往東有一個姓從的人家和一戶姓王的人家後就是一片田野了。
東頭都是窪後生產隊的老住戶區了,因為緊靠因吶河夏天一發水就進水,因此後期新蓋房子的人家幾乎都搬到西邊的溝裡去了,現在東頭現在只有人家十幾戶,小孩十多個。
萬峰一家四口到姥姥家的時候已經是大年初一的下午四點多了。
在姥姥家大門口的街上有兩三個小孩在放小鞭,零零碎碎地傳來幾聲鞭炮響。
母親和妹妹進姥姥家了,萬峰和弟弟沒有進去而是和那幾個小孩湊到了一起。
孩子之間幾乎沒有什麼隔閡,三言兩語萬峰就和鄰居家的小孩們玩到一起去了。
可惜只玩了一會兒,小舅就出來把他們哥倆一手一個拉進了屋裡吃飯。
當時的農村還是以粗糧為主,雖說是過年依然有苞米麵餅子,萬峰的弟弟妹妹吃不下去,萬峰倒是吃得挺香。
一連幾天的旅途睏乏終於襲上了身,吃完飯萬峰就倒在炕上睡著了。
小孩的好奇心也是蠻重的,第二天一早,姥姥家一左一右兩個鄰居家的小孩就來找萬峰玩。
萬峰從龍江回來的時候他身上還揣著一副撲克和一副棋子非常小的象棋,就是準備到姥姥家後和姥姥家的小孩玩兒的,但是讓萬峰失望的是這裡的孩子竟然沒有一個會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