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眾妙之門(第2/2頁)
章節報錯
夏平安深深吸了一口氣,對著老者行了一個大禮,把老者攔了下來。
“尹喜見過先生!”
看到夏平安攔路,那騎在青牛上的老者才微微睜開雙眼,看向夏平安,“為何阻我?”
“先生要出關麼?”夏平安問道。
“自然!”
“我是這函谷關的關令,任何人出關須得我同意,先生不能就這麼一走了之啊,我若不讓先生留下一點東西,唯恐愧對先賢與後世子孫,先生以為如何?”
坐在青牛上的老者看了夏平安一眼,眼簾微垂,點了點頭,說了一個字,“善!”
夏平安長長吐出一口氣,心想終於把《道德經》留下來了,他笑了,走過去,行弟子禮,牽著老子的青牛,就朝著函谷關的官舍走去。
夏平安把老子迎入官舍,北面師事之,居百日,老子留下一本五千言的《道德經》,隨後騎著青牛飄然而去……
……
夏平安拿著老子留下的《道德經》,如獲至寶,把直接把《道德經》上面的一字一畫全部銘記於心。
只是,這界珠的世界怎麼還不潰散。
夏平安心中動了動,難道這顆界珠還有突破性融合的機會?
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想到尹喜的事蹟,夏平安半點都不敢耽擱時間,就連忙回到官舍之中,一邊看老子留下的《道德經》,一邊開始著《文始真經》。
《文始真經》又名《關尹子》,乃是尹喜得老子所授《道德經》後鑽研的心得體會,發而為文,全書分一宇、二柱、三極、四符、五鑑、六匕、七釜、八籌、九藥等九篇。宇者,道也;柱者,建天地也;極者,尊聖人也;符者,精神魂魄也;鑑者,心也;匕者,食也;釜者,化也;籌者,物也;藥者,雜治也。
葛洪讀此經,“泠泠然若躡飛葉,而遊乎天地之混溟;茫茫乎若履橫杖,而浮乎天地之渺漠。超若處金雞琳琅之居,森若握鬼魅神奸之印。倏若飄鸞鶴,怒若鬥虎兕。清若浴碧,慘若夢紅。擒縱大道,渾淪至理,方士不能到,先儒未嘗言,可仰而不可攀,可玩而不可執,可鑑而不可思,可符而不可言。”
因為尹喜被尊為文始真人,所以《關尹子》也就被奉為《文始真經》,被奉為道家精微妙典,與儒家之《易》,佛家之《楞伽》比肩。
……
而密室之中,隨著夏平安開始在界珠之中篆刻《文始真經》,包圍著夏平安的光繭猛的一擴,金光籠罩整個密室,那《道德經》和《文始真經》中的文字,開始一字字的在光繭之中浮現,化為一道道金光,沒入到夏平安的頭頂,夏平安的秘密壇城也在開始發生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