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海軍在霍瓦依群島苦心經營了數十年,在霍努島等主要的島嶼上,修建了大量軍事基地,駐軍數量超過20萬,而且囤積了大量作戰物資,即便是固地死守,也肯定能堅持幾個月。

再說,還有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在外圍策應。

其實,也只需要堅守幾個月。

從這個角度看,就算紐蘭海軍強攻中轉島,其最終目的,依然是引誘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前去決戰。準確說是到其選擇的海域進行決戰,以此掌握戰場主動權,並且為取得勝利打下基礎。

那麼,第51特混艦隊未必在中轉島北面。

這是白華偉的推測,而且他對這個推測的把握不是很大。

在白華偉舉棋不定,劉尊嶺也倍感疑惑的時候,一名年輕的參謀軍官拿出了一套極為詳細的資料。

從6日的清晨開始,在接下來的24小時之內,攻擊中轉島的敵機的數量,準確的說是架次。

只是投彈轟炸的敵機就超過350架次!

如果把執行制空任務的敵機算上,肯定在450架次以上。

此外,肯定還要出動預警機、夥伴加油機與反潛巡邏機,所有當天的總出動量絕對不會低於500架次。

這個出動能力,別說1艘“紐蘭”級,就算是3艘,也無法達到。

能在24小時之內出動500架次,就肯定是3艘“尼茲”級超級航母。

在帝國海軍中,也只有“薛遠征”級超級航母具有如此強的出動能力,“陳炳勳”級根本達不到。

用這個叫江文龍的上尉參謀的話來說,資料絕不會說謊。

不管紐蘭艦隊偽裝得多麼的巧妙,也無法掩蓋藏在強大出動能力下的真實面容。

對此,白華偉也很感嘆。

真相一直襬在他們面前,而他與劉尊嶺卻一直視而不見,反到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參謀目光如炬。

只是,誰敢保證江文龍的分析就一定準確無誤?

在此,劉尊嶺提出,只要能證明之前獲得的情報是假的,就變相證明了江文龍上尉的分析沒有錯。

白華偉也沒有耽擱,立即就讓劉尊嶺去做安排。

不管接下來怎麼打,都得首先搞清楚第51特混艦隊的行蹤,也只有在此之後,才能做出正確的戰術部署。

此時,在第51特混艦隊的旗艦“尼茲”號上。

雖然登陸作戰行動一帆風順,至少是在陸戰隊上岸之前,沒有遇到太多的麻煩,而陸戰隊上岸之後的戰鬥,跟艦隊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斯塔克的心情一點都不好,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糟糕。

就在開始,第52特混艦隊遭到了來自北面的威脅。

發起突擊的並不是梁夏海軍的岸基航空兵,而是部署在阿留群島,以及狹夷本島的梁夏空軍的戰略轟炸機。

為了自保,第52特混艦隊不得不打破無線電靜默,進入到防空作戰狀態。

別說2艘航母,艦隊裡的4艘防空巡洋艦,6艘通用驅逐艦都使用了防空雷達,肯定暴露了行蹤。

這下,第52特混艦隊的存在已經沒有秘密可言了。

不出所料,梁夏空軍肯定會組織更多的轟炸機對第52特混艦隊發起攻擊。哪怕無法消滅第52特混艦隊,也能夠消耗第52特混艦隊的戰鬥力,逼迫該艦隊返航,或者是降低其存在的價值。

果真如此,第51特混艦隊就得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