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捨本逐末(第2/3頁)
章節報錯
此外,第四十一特混艦隊還得在北馬群島附近進行一次燃油補給。
如果情況緊急,或者發生了意外,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就要在燃油不足的情況下,跟紐蘭艦隊決戰。反過來,如果白華偉堅持首先完成補給,就很有可能錯過決戰機會,從而喪失戰場主動權。
當然,這是小問題。
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有3艘快速戰鬥支援艦,還有3艘速度慢一點的綜合補給艦。如果只需要進行燃油補給,完全可以在航行途中進行,最多也就是無法全速航行,不過特混艦隊本身就很少全速航行。
耽擱的一週時間才是大問題。
下午就已收到情報,在阿留群島南面有一支規模龐大的登陸艦隊,主力是6艘搭載了垂直起降戰鬥機的兩棲攻擊艦。在奪取了制海權,而且暫時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之下,紐蘭軍隊肯定會發起登陸作戰行動。只要後勤保障能及時到位,動用1個陸戰師,肯定能在1周內打下1座島嶼。
讓紐蘭軍隊在阿留群島站穩腳跟,絕不是什麼好事。
雖然在軍事上,丟掉一座常年冰封的孤島,算不上什麼大事,等到帝國海軍奪得戰略主動權,一個反擊就能打下來,甚至不需要反擊,長期的封鎖就能讓島上的敵人投降,但是從政治的角度看,這是無法接受的失敗,必然會對海軍的聲望產生影響,甚至會逼迫帝國當局調整軍事戰略。
說得嚴重一點,肯定會人為此丟掉烏紗帽。
關鍵就是,在第一次全球大戰結束後,過去的70年裡,帝國沒丟掉一塊領土!
可見,只要斷定紐蘭海軍會在奪得制海權之後,或者是不存在需要爭奪制海權的情況下發起登陸作戰行動,帝國海軍司令部就會命令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火速北上,尋找在北東望洋上活動的紐蘭艦隊,並與之決戰。
這樣一來,就不能向西繞行。
那麼,為了避開埋伏在中轉島西邊的紐蘭潛艇,就只能從中轉島東邊北上,直接穿過霍瓦依群島。
其實,這也是白華偉與劉尊嶺都在迴避的問題。
不是說群島中間的那些水道不夠安全,而是此舉很有可能正中敵人的下懷。
在下午獲得的情報已經提到,紐蘭艦隊在阿留群島南面,也就是北東望洋中部,距離霍瓦依群島還不到3000千米。關鍵是,這是4日上午的情報,而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就算立即轉向北上,也要在5日上午才能夠到達霍瓦依群島中部海域,並且在5日下午經霍瓦依群島進入北東望洋。
這中間相差了約30個小時。
充分利用這30個小時,紐蘭艦隊最多能向南航行1700千米。哪怕以巡航速度南下,也能在5日傍晚到達霍瓦依群島北面大約1500千米處,從而在5日夜間,最遲6日凌晨攻擊第四十一特混艦隊。
此外還有,第四十一特混艦隊未必會全速北上。
考慮到燃油的問題,特別是在進入北東望洋之後很難獲得進行燃油補給的機會,所以得在北上途中儘量的節約燃油,確保在進入北東望洋之後,剩下的燃油足夠讓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執行5到7天的作戰任務。
受此影響,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很有可能在5日深夜,或許是6日凌晨,才能透過霍瓦依群島進入北東望洋。
如此一來,紐蘭艦隊有大約2天的時間來完成機動部署。
這意味著,等第四十一特混艦隊進入北東望洋,危險有可能來自任何方向!
關鍵就是,紐蘭海軍是否能夠準確推斷出,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將在大戰爆發後,透過霍瓦依群島北上。
只要做出這個判斷,那就肯定會南下截擊第四十一特混艦隊。
此外,紐蘭海軍不但會出動由5艘航母組成的艦隊,還會在霍瓦依群島的北面,特別是主要海峽部署潛艇。
如果有準確的情報,紐蘭空軍會同時轟炸附近島嶼上的軍事基地。
在這種情況下,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北上就是去送死。
不要忘了,第四十一特混艦隊僅3艘大型航母,本來就比不上有5艘航母,其中3艘還是超級航母的紐蘭艦隊。
別說遭到伏擊,哪怕是正面交戰,第四十一特混艦隊也沒多大的勝算。
正是如此,第四十一特混艦隊的主要策略,其實就是儘量避免過早的跟強大的紐蘭艦隊交戰。
這裡,涉及到了帝國海軍在東望洋方向的總體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