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說,目前沒有足夠的兵力在南方次大陸打一場大規模地面戰爭。

不過,周湧濤並沒有這麼說,而是強調了另外一個問題。

透過內線防禦作戰,消耗敵人的兵力,跟敵人打一場消耗戰,挫敗敵人的銳氣,為反擊打下基礎。

聽到這裡,施授良心裡就有數了。

要說的話,周湧濤也是有苦難言。

在梵羅國參戰之後,紐蘭共和國肯定會在近期參戰,第三次全球大戰也將全面爆發,帝國必須在2個主要戰略方向上與最強大的對手交戰,因此不能在次要方向浪費兵力,更別說還沒完成戰爭動員。

雖然有巨大的戰略價值,但是南方次大陸就是次要方向。

主要方向,只能是大陸戰場與東望洋戰場。

關鍵還有,帝國陸軍在大陸戰場上依然是被動防禦,離發起戰略反擊,以及奪得戰場主動權還很遙遠。

就在昨天,即10月3日的夜間,守衛阿斯特拉罕的最後一支東駱沙軍隊投降。

雖然郊外還有一些零星戰鬥,而且西陸大軍遭受了慘重損失,無法在短期之內南下攻打枷鎖陸橋,但是隨著阿斯特拉罕易手,除非帝國軍隊能在近期打通北上的運輸通道,不然就會在年內丟掉枷鎖陸橋。

失去跋窟,準確說是跋窟油田被西陸集團控制,後果將難以設想。

此外,在烏拉爾山那邊,西陸軍團的前鋒部隊也已推進到奧倫堡郊外,並且派遣前線航空兵轟炸葉堡。

哪怕當地已經降下今年第一場雪,可是離嚴冬還有一個多月。

毫無疑問,葉堡的這個冬天肯定不大好過。

關鍵還有,東方聯軍在大陸戰場節節敗退,特別是丟掉了阿斯特拉罕,已經影響到了周邊的國家。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忒爾共和國。

按照周湧濤的分析,如果東方聯軍丟掉了枷鎖陸橋,特別是在靠近高加索山脈的南部地區遭受了慘敗,忒爾共和國肯定不會加入東方集團,到時候還能繼續保持中立,就算是萬幸的了。

換個角度,沒有忒爾共和國支援,肯定守不住枷鎖陸橋。

此外,還會對波沙灣這邊的局勢產生影響。

往簡單說,只要忒爾共和國加入西陸集團,哪怕是強調中立地位,現在還處於觀望狀態的波伊國就會參戰。

波伊國至今沒站隊,就是因為忒爾共和國這個後顧之憂。

從這個角度看,無論怎麼強調大陸戰場的重要性都不算過分。

正是如此,周湧濤明確無誤的告訴施授良,他得立即去西北戰區主持大局,而且不管有什麼要求都可以提出來。

他的任務只有一個:穩住現在的戰線!

哪怕得讓司令官親自上前線,也絕對不能後退一步。

為了讓周湧濤放心,施授良立下了軍令狀。

至於另外一個主要戰場,跟施授良沒多大關係。

不過,他看了出來,周湧濤一直憂心忡忡,明顯跟東望洋的局勢有關。

用周湧濤自我解嘲的話來說,這感受,好比是一個去醫院複診的癌症病人,哪怕早知道患了絕症,也在期望有奇蹟發生。

也就在周湧濤與施授良討論,準確的說是向施授良詢問,是否需要向南方戰區,其實是向奧洲增兵的時候,林世平與秦風烈趕到,還帶來了最新的戰報,而且就是由東望洋艦隊發來的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