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2/3頁)
章節報錯
只是,留在高巨王國的王室成員,大多選擇了其他姓氏。
原因也很簡單:避免遭到清洗與迫害。
同樣如此,大部分王室成員選擇了“金”、“樸”、“崔”、“鄭”、“姜”等人口數量佔比較多的大姓。
當然,肯定無法由姓氏斷定樸太熙就是南高王室的遺孤。
南高王國覆滅的新曆100年,樸太熙還不到10歲。到了新曆106年,也就是在16歲的那一年,他就以全國第三名的成績考入高巨王家軍事學院,並且在3年之後獲得陸軍少尉軍銜。
顯然,如果樸太熙只是一介平民,憑什麼獲得常人絕不敢奢望的教育?
在上次大戰結束前,高巨王國的文盲比例超過90%,只有極少數權貴,以及地主階層的子弟能獲得上學的機會。
高巨王國推行10年制義務教育,要到新曆115年之後,而且直到新曆130年,才基本全面普及義務教育。
樸太熙果真是平民,那就肯定是文盲,根本不可能考入王家軍事學院。
如果樸太熙是南高王室遺孤,那麼此後發生的事情也就說得通了。
當然,丁鎮南不關心樸太熙是不是南高王室的遺孤,畢竟高巨王國早就效仿帝國完成了憲政改革。
關鍵還有,高巨王國就挨著帝國,不管經濟與文化、還是軍事與政治,全都受帝國的影響與控制。哪怕樸太熙在某一天篡位成功,也會在坐上王位前向帝國皇室表達忠心,以求獲得帝國皇帝的冊封。
丁鎮南關心的,其實是樸太熙會不會答應增兵,或者說會開出多高的價碼。
為此,丁鎮南才專門去拜訪了樸太熙。
當然,與上次見面不同的是,丁鎮南已是帝國陸軍准將與聯軍參謀長,還透過實戰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就算樸太熙是目中無人,也不敢小看帝國陸軍將領。
大概是心鏡發生了變化,再次見到樸太熙,丁鎮南立即想到,那些關於樸太熙的傳言並非是假的。
最主要的一點,這傢伙太沉得住氣了。
這種沉穩,以及喜怒不形於色的內斂,絕不是成年後才有的,而是來自幼年的經歷,特別是成長環境所產生的影響!
所幸的是,丁鎮南關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意外。
在丁鎮南說明來意,也就是希望高巨王國能夠增兵,並且承擔更多的作戰任務,包括佔領控制伊拉克南部地區,在佔領區內維持秩序,儘快讓沒有被破壞的油田恢復生產,以及讓法奧港恢復吞吐作業後,樸太熙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還表示將親自負責在伊拉克南部地區的佔領行動。
至於空中力量,樸太熙也沒拒絕,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對部署做出調整,保證會增派200到300架作戰飛機,以彌補帝國海軍航空兵的不足,確保在攻打巴格X的行動當中,為地面部隊提供充足支援。
為了讓丁鎮南放心,樸太熙還當著他的面,給高巨首相打了電話。
此後,他還親自送丁鎮南返回聯軍司令部。
這個時候,丁鎮南的另外一個安排也有了結果。
按照他的要求,空軍司令部答應向波沙灣地區增派3架“指10A”聯合指揮機,把加油機等支援飛機增加20%,並且向迪戈基地增派150架轟炸機,只是這些轟炸機不是隻面向波沙灣地區。
不過,關鍵是以加油機為代表的支援飛機。
雖然在第三輪軍事改革開始之後,帝國空軍做出了妥協,為“油29A”等大型加油機加裝面向海軍作戰飛機的軟管加油系統,但是帝國海軍依然是我行我素,堅持使用自成一派的軟管加油系統。
原因也很簡單,海軍沒有轟炸機這類大型作戰飛機。
空軍堅持使用硬管加油系統,就是為了照顧戰略轟炸機,即硬管加油系統不但輸送效率更高,對受油機飛行員的要求也更低,加油時的穩定性更好,更加適合為油耗巨大,而且操作不太靈便的大型飛機服務。
只是,硬管加油系統的缺點也很突出。
比如結構複雜,而且需要一名專門的操作人員控制加油裝置,也就很難用在海軍的艦載機上。
正是如此,帝國海軍才研製與裝備了軟管加油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