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突發事件(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的支持者,難道就沒有準備?”
林世平笑了笑,才說道:“迪迦拉一直都有第二手準備,他在今天去國民議會,就是想繞過政府,由國民議會直接授予戰爭大權,然後讓國家進入戰爭狀態,從而可以獲得絕對的權力。他在上個月,會見了幾十名有影響力的議員,也可以說收買了這些議員,肯定能夠獲得國民議會的支援。”
“所以那些傢伙才動手。”
“為了獲得國民議會的支援,迪迦拉可疑說是不惜血本。就我知道的,他已經答應,在土地改革法案獲得透過滯後,甘巴拉家族將無條件的把所有土地轉為國有,並且免除所有佃農的債務。”
周湧濤沒吭聲,只是鎖緊了眉頭。
他不懷疑迪迦拉推進土地改革的決心,只是不相信有這樣的手段。
土地是一切財富的根源!
梁夏帝國能夠完成土地改革,那是因為擁有英明神武的始武大帝,以即遭到西方列強入侵的恥辱。
現在的梵羅國有啥?
一個沒有參軍服役,靠家族支援才得勢的總理?
要說的話,只要迪迦拉需要依靠甘巴拉家族的支援,那麼由他推進的土地改革就必然以慘敗收場。
不說別的,只是甘巴拉家族就不會心甘情願的放棄既得利益。
“如果我沒有猜錯,幾個小時內,也許就現在,由守舊派將領統帥的軍隊已經開進了新德里。”林世平一邊說著,一邊習慣性的掏出香菸,不過沒點上。“哪怕迪迦拉的支持者有所準備,比如控制了首都衛戍部隊,戰亂也不可避免。很明顯,處於戰亂之中的梵羅國根本就不足為慮。”
“你把這個問題想得簡單了。”
聽周湧濤這麼一說,林世平頓時眉頭緊鎖。
“如果梵羅國爆發戰亂,哪怕只是短期的動亂,那確實不足為懼。只是我覺得,爆發戰亂的機率很低。”
“這怎麼可能,迪迦拉遇刺,哪怕沒有死……”
周湧濤笑了笑,林世平沒說下去。
“導致迪迦拉遇刺的核心矛盾是什麼?顯然不是在何時參戰,而是他發起,並且積極推動的改革。那些反對積極參戰的高階將領,其實也只是希望借這個辦法來對付改革,而不是不想發戰爭財。”
“這……”
“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還有什麼理由置身事外呢?”
“紐蘭當局……”
“雖然紐蘭當局一直把希望放在迪迦拉的身上,希望透過他,讓梵羅國儘快的發展成為工業強國,從而在戰略對抗中發揮更大的價值,但是紐蘭當局也非常現實,顯然不會為一個死人,或者是將死之人,讓梵羅國在這場大戰當中變得無足輕重。哪怕沒辦法接受,也必須面對現實。”
“你是說……”
周湧濤長出了口氣,才說道:“以目前的情況,只要紐蘭當局肯出面,就肯定能夠穩住梵羅國的局面。說得更直接一點,只要改革派答應不在近期推行土地改革,梵羅國就能重新統一起來。”
“有這種可能?”
“如果迪迦拉死了,那就有這種可能。”
“就算迪迦拉死了,還有甘巴拉家族,還有……”
“那就把甘巴拉家族也算上。”
“可……”
“你覺得不可能嗎?”
林世平癟了下嘴巴,沒接這句話。
“只不過,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甘巴拉家族為了自保會放棄迪迦拉,而迪迦拉主導的所有改革都將停止。紐蘭當局也只能接受這個既成事實,按照承諾給予相應的支援,等戰後再說別的。”